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九天揽月之黄金龙脉 > 第2章 广阔天地

Video Cover Image

第2章 广阔天地 (第2/2页)

眼镜儿太闹了,从小就闹。因为从小不服管教,没少挨他爹揍,生活在我们军属大院的人,几乎茶余饭后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眼镜儿挨他爹的打。我有幸见过几次,那场面真叫人终生难忘。眼镜儿他爹打眼镜儿,总是抽出自己的牛皮裤腰带,用带着铁扣子的那一头狠狠地甩向眼镜儿,眼镜儿仗着自己身法灵活,闪身躲过,转身就跑。无奈眼镜儿那时候个子矮、步子小、跑得慢,他爹就在他身后一边跑,一边骂,一边无数次地甩出裤腰带。眼镜儿和他爹时常在军属大院里上演这么一出你跑我追,斗智斗勇的大戏,什么时候有人累地实在跑不动了,这场大戏才会落幕。大院里的街坊邻居从来没人说过一句,因为都不知道劝阻过多少次了,没用,都习惯了。等眼镜儿到了16岁那年,他爹就再也没有揍过他,因为追不上了。

离开BJ那天,我跟周眼镜儿把两家能带的书全都带上,以备打发将来可以预见的无聊时光。那个年代,没有电视,连个只能收到中央广播台的卡式收音机都是稀罕玩意儿,空闲时间能做的事也就是看书了。

我跟眼镜儿插队的地方叫四道沟子村,我们两人在一天凌晨四点从BJ火车站出发。插队的知青,不像去当兵,除了两家的父母,没什么人来送我们,更没人送我们大红花。快发车了,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座位,透过车窗看着繁星密布、弦月如钩的BJ夜空、远处稀疏的霓虹灯闪闪烁烁,不算多的高楼大厦在黑暗中矗立,车厢里人头攒动,想着即将离开这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眼镜儿诗兴大发:

“这一去山高路远,这一去枪林弹雨,离开这四点零八分的BJ,一片手的海洋翻动,一声宏伟的汽笛长鸣,走向教员指明的道路,我们一往无前......”

“行了吧,周眼镜儿,哪有什么海洋翻动的一片手,你又不是去参军,赶紧坐好,要发车了。”

“哎...我说老白,你丫的也没比我好哪去,我这是走在教员和党中央提出的无比正确的革命道路上。你别忘了,我们可是敢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的革命战士,下乡插队怎么了,下乡插队照样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车身晃动,绿皮火车缓缓地开了起来。我们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天南地北地聊了一路。

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又坐了整整一天村里派来的牛车,终于到地儿了。我和周眼镜儿看到这里的自然风物,都傻眼了,这里除了绵延陡峭的山脉,就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全村也就百十来户人家,别说是电灯电视,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我们同一批来这里接受平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总共有五人,三男两女,都被安排到村里的农户家借宿。我跟眼镜儿借宿在村里的一户朴实的农户家,主人是个爱抽旱烟的老人家,脸上堆垒着皱纹,双手皮肤皲裂,双眼浑浊而深邃。

老人看到村支书带着我和周眼镜儿来他家借宿,热情而又诚恳:

“教员的孩子来了?快来快来,饿了吧,先吃点东西,你俩呀,就先住在东房,以前呀是我那儿子和儿媳妇住的,他们两口子去了南方做生意,已经有两年没回来了。一会呀,我让春兰把房间打扫干净,我老汉岁数大了,耳朵不好使,你俩有事就找春兰......”。

看着老人为我们安排吃住,我和眼镜儿都十分感激。春兰是老人家的孙女,她比我跟眼镜儿小几岁,穿着一件红色碎花棉袄,留着当时非常流行的短发,显得十分干练,一双眼睛眨巴眨巴地,清澈而又灵动。就这样,我们一行五人就在这四道沟子村安顿下来。

多年以后,回想起我在四道沟子村插队的往事,那真叫是‘早春的风沙里掏地,盛夏的日头底下放牛,原始森林中采食野果和酸梨,走几十里雪路去拉碳或去赶集,洪水蛮横地夺走了成熟的庄稼,苍凉的唢呐声依然迎来喜庆的年宵。’春夏复秋冬,那些情景永远流动在血脉里,驻留在记忆里。

村支书姓李,我们都叫她李老叔,他为人十分得热情好客,对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也十分地照顾,每次村子里杀了猪羊鸡鸭,都给我们五个知青多分点下水,安排给我们的活也不算多。我跟周眼镜儿一有空闲时间就去树林子里套鸟,或者去河里捞鱼抓虾。从家里带来的那几十本书也成为了我们打发空闲时间的主要读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