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九天揽月之黄金龙脉 > 第25章 移师北境

Video Cover Image

第25章 移师北境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九天揽月之黄金龙脉!

众人历经十多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山海关,梁教授的两男一女三名学生已经在此地等候多时,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的活力。他们之中唯一的女学生叫夏琳,留着齐耳的短发,两条秀眉弯如弦月,一双明眸楚楚动人,樱桃小口红若涂朱,面如美玉肤若凝脂,说起话来莺声燕语,温婉动人,身上臃肿的厚棉袄也掩盖不住高挑秀雅的身材,真好似那画中的人物。而另外两个男学生,一个叫郑东阳,个子不算高,踏实好学,刻苦勤奋的好学生;另一个叫武强,沉默寡言,一开口众人都微微一笑,原来是个结巴。至此,矿勘队伍的所有人员全部到齐,一切准备妥当,一行九人又一次登上了北上大兴安岭的火车。

当时的绿皮火车,慢慢悠悠,无论大小,只要是个站就停,眼镜儿在火车上百无聊赖,随口就和几个年轻的学生胡侃了起来,

“东北这个地界,自古以来民风彪悍,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就闯过关东,听他老人家说起,当年在老家山东,实在是活不下去,那个年头兵荒马乱的,今天军阀来征粮,明天响马贼盗又上家门,不把家里的粮食交出来,那就一刀一个路边倒,连以往的地主老财家里都没有隔夜的粮。实在是没有办法来,才来东北闯关东,搏个生计,那个年月,来东北闯关东的无非就是三种选择,一是淘金,二是采参,三是放排,放排是有苦又累,也十分危险,赚的不多,贵在稳定;淘金最怕的是官府管束,自己私藏的黄金一旦被发现,那是掉脑袋的大罪;采参的话,那就全看看运气,俗话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九两以上没地儿找”,有些人找了一辈子,连个七两的棒槌都没见过,有些一就有八两以上的宝贝等着。据我爷爷说,别管是哪种营生,只要是进山的勾当,那就得拜‘老把头’。这里的规矩、讲究那可就多了去了,每月的初一、十五,都预备好红糖,包上“疙瘩”饺子,再做上几盘“硬菜”,先在树上系红布,再给老把头磕个头,在树前浇点酒。以请求‘老把头’保佑大家伙多找‘金疙瘩’。

但凡在老林子深山沟里淘出金子,捡到狗头金,首先要给‘老把头’还供。还供的地点就是选一棵树,砍出一个平面,作为老把头的牌位。接着,把“疙瘩”饺子摆到树前,再把饺子汤围着这棵树的四外洒匀了。围坐在树跟前,大声念叨:“发财发财,吃疙瘩捡疙瘩!一边念叨,一边用手抓饺子吃。这里有个规矩,不能用筷子,只能用手拿,这叫捡疙瘩。”眼镜儿讲的滔滔不绝,连说带比划,真有点评古论今的架势,那些大学生哪里听过这些个典故,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眼镜儿,一脸的求学心切。男学生郑东阳迫不及待地问道:

“四哥,那你爷爷呢?你爷爷闯关东的时候,干的是淘金还是采参?”

“咳,小东阳,别着急嘛,听四爷我娓娓道来,我爷爷他老人家当年嘛,干的是挖参的勾当,这挖参不同于淘金,另外有一套规矩。进山挖参在行业黑话里不能叫挖参,而叫做‘抬棒槌’,‘棒槌’呢就是形容人参大而形似洗衣服用的‘棒槌’,也是祈求能抬到大个的人参。而众人进山寻找人参的这个过程呢,就叫做‘压山’。‘压山’的规矩极多,决不可触犯,否则就是对山神爷的冒犯。‘压山’之前呢,都会推选一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参把头’。‘压山’的时候,不准随意喊话,一般都是用手里拿的长木棍,敲击树干来传递信息,

称为‘叫棍儿’。‘参把头’敲一下,就是要求大伙儿报数,每个人要依次敲一下;‘参把头’敲两下,就是要求大伙儿向参把头靠拢,集体休息;敲三下就是集体下山回窝棚。

开始压山时,需要‘排棍儿’,‘参把头’是头棍儿,居中站位,也叫‘挑杆儿’。经验丰富的成员呢,站位两边,也叫‘边棍儿’。其他人为‘腰棍儿’,第一次放山的人叫‘初棍儿’,一般安排在腰棍儿队伍里,也叫‘压趟子’。

排棍儿压山时,不能轻易变道改方向,只有‘参把头’喊了“打拐子”,才能按照把头的指示进行变道。压山时忌讳很多,休息时长木棍不能放倒;不能坐在树墩上;压山不能大小便,怕冲撞了山神爷;遇到山林里干鹿角与干狍子角认为不吉利,预示“干找白忙”;而放山人压山时遇到蛇,认为吉利,预示要‘开眼儿’,遇到老虎也认为吉利,林区人把老虎也叫山神爷。

压山人也十分在意讨口彩,口袋里没烟了,不能说‘没有’;抽烟叫拿火,休息叫拿蹲儿,吃饭叫拿饭,睡觉叫拿觉,窝棚换地儿叫拿房子,都是为了拿到品质好的‘大棒槌’。

压山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发现了人参,称为‘开眼儿’,发现者要高喊:“开眼”,这一嗓子叫作喊山。‘参把头’听到喊山就要接山,回喊“几品叶?”发现者要如实回答人参的品级。

所谓的几品叶呢就是说人参的生长年限。比如,生长期在一年内的棒槌只有3片小叶子,因此称为三花子;二年的有五片叶,三大两小,称为马掌子;三年的就分为两个杈了,每个杈上有五片叶子,称为二甲子;四年的分三个杈,称为灯台子;五年的分四个杈,称为四品叶;六年的分五个杈,称为五品叶;不管人参生长多少年,最多就是分六个杈,也就是六品叶。对于那些五年以下的棒槌,把头一般是不会挖的,因为太小了不值钱,也容易把山里的棒槌吃干挖绝,子孙后代就没了饭碗。

大家听到后要一起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快当’是一个满语词汇,大概意思呢,就是‘好’,‘干的漂亮’。

压山看花眼,喊山后发现不是棒槌,这叫诈山,颇有诈胡的意思。诈山后要么回窝棚,要么给山神爷磕头谢罪,再继续压山。发现了‘棒槌’,不可妄动,一切听参把头安排。挖参前,把头会找一棵附近的红松树,砍掉一块树皮,然后在露出树干的地方用刀子刻上竖杠和横杠。竖杠的数目代表此次进山挖参的总人数,横杠的数目代表人参的品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留个凭证,以免和附近的挖参组织产生争执。

然后,把头的就可以开始‘抬棒槌’了。而‘抬棒槌’呢,是整个行动至关重要的环节,这相传呢,人参为百草之王,是地精,被人发现后会自己土遁消失,所以要先锁住人参。就是用两头系着古铜钱的红绳拴住棒槌上,防止棒槌土遁。然后大伙儿要祭拜山神爷后才可以‘抬棒槌’。

开挖的时候时,要使用鹿骨做成的钎子,俗名叫作‘参起子’,就连这套‘参起子’往往都是传代的宝贝,‘参把头’会一点点细细地把周围的土清理出来,然后把棒槌取出,要保证其根系完整无缺,否则‘棒槌’的价格就会大打折扣。取出棒槌后,要打“参包子”,取一大块新鲜的苔藓,撒上参坑的土,包裹住人参,外面再包一层桦树皮,能够很好的保存人参的品质。

挖完之后,不能一走了之,而是要把挖出棒槌的参坑要归拢好,盖上红布,然后把头带这所有人跪地磕头,以此感谢山神的恩赐。磕完头后,‘把头的’收好棒槌,众人才可以离开了。

压山人下山回家,也不是一走了之,也有很多规矩忌讳,更有着浓浓的人情味……下山时压山人不允许拆掉窝棚,要留给以后路过的山里人,更是要留下米盐等,以方便山里迷路的人获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