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主角是自己 > 第26节 姻缘到了

第26节 姻缘到了 (第2/2页)

喜鹊庙乡和兴乡是边界相邻的,两个乡的土地接壤,曾经因为这事闹个笑话,说是和兴乡的两个下乡干部走到了喜鹊庙乡去啦,就在一家农户的院子里坐下来说是等农户回来以后就通知队长召集社员开大会,哪知道等到天都黑了,才知道走到了喜鹊庙乡的地盘上去了。

笑话归笑话,两个相乡太近了,所以张玉芳了解起肖家的情况就方便多啦,等具体了解情况以后,张玉芳就托人去给萧肖家提亲,肖家人一听是李国华很容易就打听到了李国华的家庭背景和一切情况,肖家人非常满意,立马答应了这个事情,在提亲不到一个星期肖家人就按农村婚事规矩给张玉芳送来了姑娘肖明华的生辰八字,张玉芳就把李国华和肖明华的生辰八字一并拿出去找了一个算命先生合了一下八字得到的答案是八字相合,是一桩好姻缘。

李家给肖家回了话,两个孩子八字相合,好事,肖家得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就马上通知提亲的媒人说肖家准备到你家来看“人户”。所谓看人户,当地农村结亲前的一种风俗。最盛行的时候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90年代就稍微好一些,没非要求讲求这个事情,但肖家的人不这样看。自家女子找个婆家,家住哪里?家里条件怎么样?家里人都是些哪样的人?万一男方家庭条件不好,女儿嫁过去不受待见,所以这个环节不能省。

果然,在一个星期六,肖家人在媒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来了十几位女性。大多数是中年妇女,她们是肖明华的姑妈,姨妈,婶娘一类的身份。这些“代表们”先通过媒人了解了李国华及其一些近亲属的情况,参观了李国华现有的老家住房,中午在李国华老家吃的中午饭。李国华上午在乡里办了一点事情赶回家里和来访的肖家人一起吃的中午饭。肖家的三姑六婆对李国华的印象非常好,首先是身体好,有气质,一看就不是那种病痨子。那些年一般媒人做媒第一要考虑的是,结亲的双方有一方是不是身体有病,或者家族遗传病的,那样是很不好说亲事的。李国华一米七几的个头,有工作,按当时的说法书也读了不少,在和兴乡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在中午饭桌上酒席间敬酒那气势不是一般的,再结婚后肖明华告诉李国华,当年来你家看人户的人都是一直说肖明华有福,找了个好人家。

人户也看了,李国华可以光明正大地和肖明华来往了。李国华未来的岳父在附近几个乡场上摆摊的胆子都要大一些了,有时还有意无意地多占点别人的摊位面积,这是后话。关系公开了,李国华每个逢场赶集的日子就想去肖明华身边打旋旋,但是平时肖明华都要和肖开中去其他乡镇摆地摊,只有逢2,5,8号才到和兴乡摆摊,把个李国华熬得不得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李国华觉得时间难得等人,于是趁肖明华在和兴乡摆摊的时候给肖明华说,叫她去给她老汉儿讲,李国华说的找个时间和她一起去赶个县城,买些结婚要用的衣服,就近找个先生看好日子把婚结了,免得你一天和你老汉儿这个乡镇那个乡镇去赶场太辛苦了,肖明华也不多说话,李国华说啥子她都点头说要得,那羞涩的样儿让李国华欲罢不能。

过了三天又是逢场的日子,肖明华跟李国华说他父母同意了,由李国华个各人安排时间,李国华高兴地说,那还等啥子?我们明天就去县城买衣服。最后两人商量在六月18这天肖明华一早来和兴乡,就不和肖开中摆摊子了,直接和李国华去义通县城买衣服。

18号这天肖明华很早就来到了李国华家里,她没有和肖开中一起,说是怕晚了,赶不上去县里的班车,李国华二话不说拉起肖明华就上了去义通县的班车,前一天他提前去把存在信用社的钱取了2000块出来带在身上,因为他和肖明华商量了,按照当地的风俗,除了结婚当天接亲和新娘子回门要穿的两套衣服,新娘的父母也要给置办一套新衣服,新郎自己父母也一样,这天都要穿的新新的,这些衣服通常是男方家庭出钱的,李国华和父母都商量好了,女方的嫁妆有电视机,电风扇,收录机三大件,男方就得给女方父母多一些彩礼钱,至少要给1万块钱以上。至于女方父母要给女儿多少现金就看父母心意了,除了彩礼钱,还要准备办酒席的钱,请帮忙人员的红包钱,各种礼节性的开支加起来要2万多块钱,经过计划,它就只取了2000块钱准备用来买衣服。

到了县城李国华牵着肖明华径直去了百货商场,两人在几个卖服装的门市里试了几件衣服,最后肖明华选了一套内衣一件外套一条裤子,一双人造革的皮鞋,李国华就买了一套大西装,肖明华为了节约钱就说只给她母亲买一件中长的外套就行了,父亲的就不用买了,给母亲买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就行,两人选来选去花了140块钱给肖明华的母亲买了一件淡黄色绸面的中长外套,算了一个账,衣服一共花了800多块钱。两个人在县城东逛西逛吃了个饭,衣服买好就到半下午了,李国华就给肖明华说,干脆两个人就在县里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回去,肖明华说出门时妈交代了,不能在外头过夜。李国华说马上都结婚的人了,怕个哪样嘛。

肖明华扭不过李国华就同意了,李国华就带她在车站附近的一个旅馆开了一个房间,房间定好以后又带他去车站对面的药房见了一下高中的同学,三个人一起找了一个小馆子点了简单的东西吃了个晚饭就回了旅馆,肖明华也是第一次单独出门,连旅馆的牙膏也不会用李国华前后教会了她住旅馆的注意事项,教完之后笑着说:“我教你这么多晚上不得好好感谢我一下”,肖明华红着脸说:“反正是你的人别使坏就行”,李国华晚上真的很老实,搂着肖明华睡了一夜没干坏事。

回到和兴乡李国华就把肖明华送回了家,并直接给肖明华的父母肖开忠和刘菊珍说了,看下周找个时间让肖明华到和兴乡来,两人去把结婚证办了,两个老人也同意了,没过两天肖明华自己一个人就来到了李国华老家,这天李国华刚好下乡去了没在家,肖明华来了之后就在张玉芳后面跟上跟下,一看到需要打下手的立马帮忙就去了,惹得张玉芳高兴得不得了,说这生就是各人家里的人,不然哪有这样巴皮。李国华晚上回家看到肖明华来了,就知道是过来和他一起去办结婚证这个事,就说明天带肖明华去乡上找乡里管民政的同志把结婚证给办了。

第二天李国华就带上肖明华来到了乡政府,因为它本身在乡里工作,对乡政府各部门的事情也是一门清。他就去找了乡民政所的负责人汪斌,说明了来意,汪斌说:“兄弟!空白的结婚证我那里多的很,钢印也在,你把登记表填一下自己盖了都算数”。李国华也不客气,在汪斌办公桌上拿了两张空白的婚姻登记表正准备填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首先肖明华到底是哪几个字,他不敢乱写怕填错了,因为总共从认识到说起结婚,他和肖明华认识也就个把月时间,肖明华的具体籍贯怎么填,是喜鹊庙乡哪个村,哪个生产队的也不知道,并且没有户口簿,关键是结婚证上还有两个人一起的上半身合影照也没有。哪样都没有,情急之下李国华赶紧拉起肖明华在街上一个摆照相摊子的老板那里站在过道上给两人照了一张上半身的结婚照,他又问了一些肖明华的户籍情况,先填好了婚姻登记表便把肖明华送回了喜鹊庙乡。

等到街上照相馆的老板给李国华洗出来了结婚照片,他就拿着照片去找汪斌,在登记表和结婚证书上贴好照片,亲自给自己和肖明华的结婚证盖上了钢印,结婚证拿了没几天,李国华的母亲找了乡里一位老先生看了日子并知会了肖家。说先生说了就九月的日子加上两个娃的八字相配,良辰吉日喜结连理最好啦。那时候农村的“先生”不是指教书的老师,而是那种看阴阳,算八字的人,很多人相信,也包括很多所谓的工作人员,李国华不管这些,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各人不说就行了,肖家回信说就依李家的意见,就这样短短相识的两个年轻人,就结合在一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