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主沉浮 > 第二十九章 涉政株连

Video Cover Image

第二十九章 涉政株连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红楼主沉浮!

大明宫.甘露殿

整个大殿上只有三个人,刘祯,刘德盈以及中书令柳道。

刘德盈已经在铁网山之变里面向刘祯证明了他的忠诚,柳道作为刘祯的老师,自然也是心腹,刘祯的心腹当然有很多,但今日商量的是以后治国理政的大纲,他觉得柳道有这个水平,刘德盈值得信赖,所以把这两人叫了过来。

柳道今年有六十四了,头发已经花白,黄色的脸上皱纹一道道的,胡须中等,称不上美髯,身体略微发胖,精神抖擞,叫人看不出老来。

刘祯道:“皇叔,师傅,朕今天晚上叫你们来,就是来论一论这天下大事的。连年战火,浙江,福建凋敝不堪,突厥在北边陈兵三十万,虎视眈眈,国库空虚,若非扬州,长芦,河东,今年还有三百五十万两的盐税送上来,朕这个年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高宗三十年,国库留下来四千万两白银,年收入二千万两白银与每年五百万石的粮食。

经过太上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的国库还有七百万两银子,年收入一千万两白银,平均每年四百五十万石的粮食,浙江作为占全国十分之一税收的地方,对财政税收的影响是很大的,海路受阻,银子进不来,现在的郑朝已经是钱荒了。

柳道道:“臣以为国家之弊端首在吏治,治国者,守在治吏,治吏者,在府尹,汉宣帝昔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愿陛下鉴之。”

刘祯道:“师傅所言,朕不敢忘,自今日起,天下各省所任府尹,巡抚,朕必亲问之。”

“陛下,臣又有言,嘉国奢华,广建佛寺,太上皇亦有此弊,愿陛下思之。”

刘祯道:“朕明白。”他爹大笔银子往寺庙里面花,不过还是嘉国时期修建的寺庙富丽堂皇,毕竟人家有来自欧亚的财宝,晃眼。

刘德盈就在一边听着这个时代的政治人才对于他们时代弊端的分析,一边也在想他对这个时代的分析。

论理来说,郑朝现在还不算差,论实际统一天下的时间来说,将近七十年,好好休养一阵,那就是盛世,北部的边患的确重,但是在南边抗击嘉军的战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可以打仗的将领,所以也可以保护这天下无虞。

而且刘祯这个人,很有明君的风范,做事缜密,即使在多疑的太上皇眼皮底下,也能往朝局里面掺那么多沙子,就是不知道他的治国水平怎么样了。

“...只是这四王实在是朕心中的一大疑虑,他们跟着高宗打天下,军中现在挑梁子的大将,多半是他们家的老部下,他们要是联结起来,朕恐怕不得安睡,便观史册,也没有朝代有这么多异姓王...”心中想起汉高祖的伟业来,汉高祖杀韩信,诛彭越,灭英布,不亏称得上一个高字。

他只见柳道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同时他也看到刘德盈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他把柳道纸上的字看了,上面是四个字“涉政株连”,他又把刘德盈的纸上的字看了,上面是六个字“崇其名,虚其实。”

中国人的性情是调和的,刘祯自然要听听刘德盈的想法。

刘德盈道:“陛下,打下天下也有他们的功劳,若是冒然动手,岂不有伤了圣名?不若让四王回其采食邑,这样他们之间也不能串联,再有个几年,军中的关系也就断了,他们与朝中大臣的姻亲关系也断了,势单则力薄。”

遍观历代,可能汉代的功臣制度比较好,杀的人少,效果还好。郑朝的王爷都有采食邑,采食邑中的赋税都是那些王爷的,所以他们基本都选择在江南富庶之地,这样一调,就离开了首都,与那些老部下也就远了。

刘祯一点就通,甚至还想到了很多,他道:“皇叔,朕有一事相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