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翻云覆雨 > 第二百四十章 小姐姐和大姐姐

Video Cover Image

第二百四十章 小姐姐和大姐姐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红楼翻云覆雨!

第242章 小姐姐和大姐姐

“每年给你们三个点的利息是吧?”

许多名词,都是贾环开始用了之后,就逐渐开始在圈子里推广起来。

主要还是因为比较贴切。

表达意思比较准确,也比较到位。

“是那个贾蔷主动提出来的,我们也不好意思拒绝他的好意。”

典型的又当又立了。

没有这三个点利息的话,也不是不能刷脸,就是不太乐意。

划不来。

脸玩意儿,刷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小声争辩了一句之后,张英就无言以对。

银子借了没?借了!

利息收了没?收了!

那还能解释个瘠薄……

就好像扫黄的时候一样,钱给了没?

但凡只要给了,要是再干了,那就叫既遂,没干那叫未遂。

只在处罚的力度上有区别,不改变事情的本质。

“太上皇有多宠着贾环,朕不说你也知道,管住下面那些人,就算不帮忙也不要捣乱。”

“直隶的百姓,好不容易有了点盼头,真不希望再出现什么差池。”

……

……

终于到了江宁。

一路上太上皇就没有登过岸,不是为了赶路,而是避免接见地方官。

很有一个退休老头的觉悟。

不打扰地方,不干涉地方事务,就是退休的第一步。

朝廷的事情,最怕出现的局面,就是令出多门。

和历次南巡不一样,太上皇这次没有住在甄家,而是住在了贾家。

论起位置来,贾家的位置也不差。

只听说过四大家族,却从来没有听说过甄家的名头,就很说明问题。

“你们家这宅子,最近刚翻修过?”

太上皇进门之后,简单打量了一下,就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贾家人都迁往京城了,留在金陵的老宅子,即便有人维护,也不会大面积翻新才是。

“启禀太上皇,微臣想着家祖母可能要住一段日子,所以就在京城的时候,让人快马南下,通知家兄,把老宅子翻修一下。”

太上皇的言外之意,贾环听明白了。

不外乎就是担心贾环提前谋划什么,利用太上皇的身份,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贾环则表示,您多想了。

这是为了招待我奶奶,专门修的。

您住进来,就是个巧合,说起来,还是沾了我奶奶的光。

然后太上皇的玻璃心,就有点受伤了。

“江宁这边的行程,你准备怎么安排?”

自从南下之后,太上皇几乎就没啥安排了,就是个钓鱼的老头。

索性就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托付给了贾环。

退休了,身边就留下了这么个秘书,正好可以用起来。

“回太上皇,还是路上跟您谈起的那几件事儿,银子的问题,粮食的问题,以及您要操办水师的问题。”

“具体的安排,微臣得跟梁公公商量一下,再跟您禀报。”

安全第一。

只要是出行,肯定就少不了安全保卫措施。

太上皇是真的不想跟地方官打交道,所以压力全都来到了梁九功的身上。

“你们不用商量了。”

太上皇也是大手一挥,十分豪迈。

“你安排好了之后,直接通知朕就行了。”

领导气势十足。

想让贾环出力,必要的授权还是十分爽快的。

正好符合贾环的心意。

借着太上皇的名头,确实能干不少事,也会有许多便利之处。

江宁这地方,太上皇也熟悉,颇有一种回到主场的感觉。

“票号的事情,不都已经安排好了吗?等正式开门迎客的时候,朕过去捧个场。”

自己家的买卖,都是为了赚银子。

太上皇主动提起这个,贾环就知道,事情妥了。

看来太上皇还是比较缺银子,这就好办了。

主院已经戒严了。

太上皇住在这里,肯定是不会再容许住别人了。

贾环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安排。

江宁这边的贾府,和京城不一样,这边只有一座府邸,祖宅嘛~

肯定是只有一个祖宗。

老太太带着家眷还都在船上等着,没有落脚的地方。

出了府门,钱槐就在门口候着。

一路上人都熟悉了,倒没有守卫的兵丁,倒没有为难钱槐。

“链二哥在哪儿,你问清楚了吗?”

江宁这地方,贾环也是头一次来。

就连贾府的宅子,都是太上皇带着来的,要是贾环一个人的话,都找不到地方。

“回爷的话,琏二爷身边的兴儿就在街口。”

说着钱槐还给指了指。

门口整条街都已经戒严了,人肯定是进不来的。

贾环抬脚就往外走。

还挺远,有点距离。

要是搁在平时,不是骑马,就是坐马车,这点距离也不算啥。

现在肯定是没戏了。

走了会儿功夫,才到街口,兴儿就迎上来行礼。

“给三爷请安了。”

“起来吧。”

大街上没啥人了,当街跪着还挺显眼。

“链二哥最近还好吧?”

贾环说着就往马车走去。

上车的凳子已经摆好了,就等着贾环过来。

兴儿也挺狗腿,赶忙往前馋了一把,道:“托三爷的福,二爷和二奶奶都挺好。”

“江宁这边的天儿也不错,两位主子瞧着都比之前起色好多了。”

江宁这地方,也算是江南的精华之地了。

都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是这俩地方,还是太过于偏安,阳气不足。

而江宁地跨长江,连接东西,作为江南省的治所,不管是文化,还是饮食各方面,都更加丰富一些。

当然最为关键的因素还是人口。

一个地方的文化成因,固然有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内,但归根到底,人口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北京话。

所谓的北京话,实际上也是一种杂糅之后的产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