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翻云覆雨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思路

Video Cover Image

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思路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红楼翻云覆雨!

贾环的思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给林姐姐带来了很大的认知上的冲击。

脑袋里放烟花的那种……

“那环儿,你以后就准备多组织一些人手种地?”

贾环轻轻刮了一下林姐姐的鼻子,眼神里充满了宠溺和无奈,笑道:“我能组织几个人,到时候一个聚众闹事的罪名肯定少不了。”

“再说了,人多力量大,只是个伪命题。”

林黛玉被贾环调戏的有点害羞,但是心里还有一点点享受的感觉,只是轻轻拍了一下贾环的胳膊,并没有多说什么。

“怎么就是伪命题了?”

“一直以来,大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单位劳动效率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数量,就可以提高社会总产出,这也就是所谓人多力量大的来源。

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胜在有效。

“大家都这么说就是对的吗?”

“其实林姐姐你可以稍微换个角度想一想,人多固然力量会大一些,但是消耗的成本也会增加很多。”

“想让马儿跑,还想马儿不吃草,怎么可能呢?”

“所以想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得另辟蹊径。”

“如果一个人现在只能种三亩地,那就想办法让他能够种六亩地。”

“如果一亩地现在产量只有十石粮食,那就想办法让产量提高到二十石粮食。”

“这样的话,每个人每年的收成,变成了原来的四倍,将能够大大改善百姓们的生活负担。”

技术进步这种事情,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科研和制造才是立国之本。

至于金融,那只是一种调节财富的手段,贾环从来没有想过,要用所谓的金融工具来改变世界。

看着胸怀天下的贾环,感觉整个人都在放光,当然林姐姐的眼睛也在放光。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理解,种地产粮的水平可以提升,缫丝织布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获得一定量的提升,到时候百姓们也就不用担心穿不暖的问题了。”

林黛玉已经上道了,通过贾环的举例,已经学会了举一反三。

贾环投来赞赏的目光,没想到林姐姐还有这个天份,于是笑道:“其实咱们还可以稍微抽象一点。”

“把种粮食,或者织布的这种能力,咱们可以统称为生产力。”

“只要是能够把一些物品,通过大家的劳动,变为大家日常所需物品的能力,都可以统称为生产力。”

其实贾环已经把抽象的内容,解释的非常简单化了,就是担心林姐姐听不太懂。

“但是把这些化了,又有什么用呢?”

林姐姐歪着头,十分可爱。

当然问的问题也是蠢萌蠢萌的。

“无所用,无所不用。”

其实相较于具体的技术而言,抽象的概念,确实没有什么卵用,毕竟搞不出来实际的东西,就很难让人有足够的认可。

“无所用的话,能够活得明白,也算是不错。”

“但是无所不用的话,到底该怎么解释?”

果然女人都是善变的,林姐姐这个问题一提出来,贾环就知道,小看林姐姐了。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搞清楚里面的辩证关系,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而且,要知道,林姐姐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

大部分的知识储备,基本上都来自于读书,以及林如海的教导。

不过书上并不会解释背后的道理,最后还是基本上全都要靠着自己参悟才行。

能靠着自己的悟性,了解到这一步,着实不简单。

“那我就再给你举个例子吧,林姐姐。”

“你打江南回来,首选的话,肯定是先坐船,北上之后再换乘马车,如果要是顺利的话,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

“要是不凑巧,小月把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南来北往的商船,你应该也都已经见识过了,要是能够提高一下货运的生产力,让运载量和运输速度,都能往上提升一些,是不是就可以更快更多的解决物资运输问题?”

“生产力只是个敲门砖,换算到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

“想要进步,想要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可以从这些方面来下手。”

贾环的解释,让林姐姐稍微更加多的明白了一点。

只是问题到了这个地步,还不究竟。

贾环继续道:“咱们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一下。”

“就拿林姐姐你这次从江南带回来的书为例。”

“姑父的书很多,但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孤本,或者是姑父亲手抄录过的,比较有纪念价值。”

“但是其他的大部分,也不是不珍贵,而是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文字记载的价值。”

“同样也是装了很多箱,就这些书而言,咱们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让它们在运输的过程中,缩小一下体积?”

“缩小一下体积?”

不得不说,在林黛玉的眼里,贾环这个想法,妥妥的就是开脑洞了。

在林黛玉的认知里,书本就是书本,缩小体积什么的,根本不可能。

“对,就是缩小体积,方便运输。”

“等到了地方之后,再还原一下,重新恢复这些书原本的样子。”

贾环语气十分肯定。

在贾环的认知里,所谓的书本,尤其是在这个年代所说的汗牛充栋,实际上真的是体积本身的问题。

“我们要的是上面的字,而并不一定就是书本身。”

贾环的言论振聋发聩,一下子就集中了林黛玉最深处的感觉。

原来还可以这么搞!

林黛玉有点呆,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贾环伸手在林黛玉的眼前挥了挥,笑道:“行了,林姐姐。”

“想多了不长个,还是把问题留给皇上自己好好烦一烦神去吧。”

贾环可不想,朝廷的俸禄还没拿到,就开始操着大学士的心了。

林黛玉又轻轻拍了一下贾环作怪的手,笑着问道:“这些话,你之前就没有跟舅舅谈过?”

如此见地却没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让林黛玉觉得有点可惜。

“跟他谈这些干嘛?”

“老爷不过就是个区区的工部员外郎,谈了又能有什么用?”

贾环对政老爷,确实没有太多的依赖心理。

当然也并没有什么恐惧心理,像大脸宝那种,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了,倒也大可不必。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

平日里的京城,确实没有什么景致,贾环也只能带着林黛玉稍微绕了点路,转一圈看看和扬州大不一样的街市。

“嗯,咱们回去吧。”

“没想到京城也是如此冷清。”

说实话,林黛玉多少是有点失望的。

和扬州的差异太大了!

“其实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知林姐姐有没有感觉到,京城和扬州的具体区别在哪些方面?”

贾环越来越喜欢跟林姐姐聊天了。

机会太难得!

要知道想要找一位可以敞开心扉交流的对象,简直太难了,许多门槛的限制,把贾环牢牢困住。

首先就是平等身份。

单就身份而言,林姐姐和贾环算是基本相当,不存在谁因为身份的问题而故意讨好的可能。

当然,追姑娘归追姑娘,说两句好听的,也不耽误正经的相互交流。

要是换成赖大,呸……有点恶心……

要是换成彩云,肯定是另外一个态度。

虽然也可以相互交流,但是主仆这层身份,并不能真正因为贾环态度的改变,而彻底被磨灭。

一种因为依附关系而产生的讨好心态,就会导致贾环绝大多数的话,在彩云看来,都应该是对的,根本就想不到去挑毛病。

其次,就是只是储备。

贾环所谈及的内容,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听懂的,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先。

不说别人,就算是大脸宝这种被政老爷打小棍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所谓知识分子,都很难理解贾环在说什么。

不通世情,不通实情,就是很大的沟通障碍。

最后就是个人的领悟能力了。

举一反三和归纳总结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的时候,是真特么的难。

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参考依据,领悟的时候,就没有方向可言。

没想到跟林姐姐谈及这些,竟然能够很好的领会,是贾环万万没有想到的。

“京城的天气比较冷?”

林黛玉试探着给出答案。

“还有呢?”

贾环保持微笑,继续问道。

“还有什么?”

这个问题对于林姐姐而言,还是有点难。

在贾环看来,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其实只是自然条件的一个缩影。

而更为重要的是消费习惯的问题。

京城这地方,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方方面面的需要谨慎一些。

尤其是为官经商之人,低调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一个朝廷命官,每天金山银海往外花销,其实是非常吸引大家目光的举动。

毕竟按照朝廷的薪资待遇,做官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没有走正当途径发大财的可能性。

混到内阁大学士,一年也不过就是一两千两银子。

如果要是花销大了,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

都想着,哟,这家伙还挺富,银子从哪来的,得让御史弹劾一下,好好查一查收入。

有没有收别人的银子?

有没有以权谋私之类的?

有这么一座大山挡在前面,富商巨贾在京城只能算是个屁。

你特么的一天的花销,顶上顺天府尹全家一年的花销,还想不想在京城混了?

作死也没有这么个死法!

所以贾环才笑道:“京城的人,不像扬州的盐商们那样,喜欢大把的花银子。”

“这有什么关系?”

很显然林黛玉也知道,扬州盐商的奢靡之风。

本来扬州这地方,只是个普通的军事重镇,扼守长江和大运河,是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自从盐商们在扬州发迹之后,就让扬州城在跑偏的道路上一骑绝尘……

“当然有关系了!”

“百姓们能挣多少银子,其实就是得看他们这些人能花多少银子。”

“林姐姐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把银子收起来,不往外花销的话,百姓们辛苦劳作,好不容易可以用来换银子的布帛,食物,手工艺品等,是不是就全都废了?”

“要是大家都不花钱了,百姓靠什么来养家?”

“所以花银子这事儿,很重要。”

消费才是促进社会繁荣的第一动力。

没有消费,所有的办法都是扯淡!

扬州这地方,天高皇帝远,再加上财富高度集中,比后日的魔都还要魔幻。

用珍珠和人参来喂鸡,然后吃鸡蛋这种事情,也就只有盐商这种闲得蛋疼的人能干得出来。

“你这么一说也对,所以你才想方设法,把大家的银子都掏出来,然后全都花掉?”

结合贾环最近的举动,林黛玉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原来背后在下这么一大盘棋。

“没办法,都学山西老抠去了,把银子藏地窖里,不如先拿出来借给我使使。”

“再说了,又不是白使,给利息的,他们也不亏。”

贾环一向以为,银子这玩意儿,只要不花,存起来没什么卵用,还不如存银行还能涨点利息什么的。

经济的发展,就是个内卷的过程。

供给端想方设法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当然,也有比较牛逼的,直接创造需求。

而消费端,就是在不断的花钱和赚钱中,一直像是个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上班加班。

欲望这种东西,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什么时候,京城要是能变得和江南一样就好了。”

林黛玉也知道,这辈子想要再回江南的话,几乎是没啥指望了。

心里唯一期盼的,就是希望将来的生活环境,能够更好一点。

“会有那么一天的。”

这是贾环给出的承诺。

也是贾环计划中的一部分。

……

戌时初刻。

赦老爷外书房。

贾环一回府,就被抓到了这里,政老爷和赦老爷都在。

表情很严肃。

不知道的,还以为贾环下一步就要享受一把大脸宝同款的长辈爱抚……

“你又出去了?”

还是政老爷先开了口。

毕竟按照原则上来说,谁的儿子谁来打,这都已经是约定俗称的习惯了。

之所以荣国府更喜欢动手的另外一个原因,其实还是跟当时宁荣两府的建设规划脱不开关系。

当时想着两府其实是一家,就没有分开建祠堂。

而是把贾家的祠堂建在了东府的西路,横跨前院和中院,规模还是比较可观的。

不过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

荣国府的长辈们,在惩罚晚辈的时候,就少了一项比较容易操作的武器,那就是跪祠堂。

不吵吵,直接动手,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是啊,刚才跟林姐姐一块出去的。”

贾环很诚实,也很直接,把政老爷都给整不会了。

按照正常的程序,被长辈抓来问话,第一反应不应该都是百般推脱,千般否认,以及还有万般无奈吗?

“那你可知错?”

政老爷毕竟也算是半个老江湖了,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就调整了过来,接着问贾环。

“只是出去一趟,应该没什么错吧?”

政老爷的问话,让贾环有点摸不着头脑。

只是出个门而已,这种事情,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对的?

荣国府又特么不是监牢,自己也是个成年人了,每天到点出门上学都行,放学以后出去玩就不行了?

贾环也是态度比较刚,语气上有点硬,让政老爷有点下不来台。

打肯定是不能打了,估计这辈子都不能打了,关于这一点,政老爷还是心里有点数的。

要不说,打孩子就得要趁早!

不然的话,等长大了之后,再想动手的话,总是会有千般顾虑。

什么孩子已经长大了,也得要面子了,诸如此类的……

“你不应该不打招呼,就带着玉儿出去。”

“而且,连府里的护院,都不带,要是出了点问题,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严格说起来,确实是贾环疏忽了。

在安逸稳定的环境里,生活了太长的时间,已经能够完全忘记了,还有所谓社会治安这种事情了。

每一份能够享受到的安定祥和,都是有人在背后默默地付出辛苦和汗水换回来的。

有时候,甚至还要加上鲜血的代价。

此时贾环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小声道:“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这里可是京城,还能有人明火执仗的下黑手?”

一句话就把赦老爷和政老爷都给气乐了。

还是太年轻,太单纯。

很多时候,没吃过亏,就不知道什么叫长记性。

“要不然你以为城内海子里每年偶尔捞出来的尸体都是哪里来的?”

海子者,就是京城里的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