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新贞观造反录 > 第312章 非要让他们去种甘蔗?

Video Cover Image

第312章 非要让他们去种甘蔗?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新贞观造反录!

大唐之前朝代的王爷,那可是过的很爽的,特别是汉初的王爷最舒服了,自己有封地不说,各种权利一应俱全,基本是想干嘛就干嘛,铸币都是随便的事,俨然就是个土皇帝,就是地盘小了点。

所以伟大的汉武帝弄了推恩令出来,效果非常的显着,以至于到了汉末三国时期,着名的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皇叔,竟然要织席贩履为生。

大唐就不一样了,开国之后,就把王爷分为亲王、嗣王、郡王,封地只是好听,实际是没有的。

各位王爷要么就选择在京当官,万一瞅准时机,最高能做到皇帝,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与李隆基。

要么呢,没有野心当皇帝,又不想在京城受皇帝脸色,那就自己找个地方玩去,反正有实封的食邑养着,不怕没钱花。

比如腾王李元婴,山东滕州当滕王时大兴土木,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李世民对这个浪荡弟弟没有办法,便给他贬到了江西。

结果李元婴又在江西建起了一座“滕王阁”,整日饮酒作乐。

可以说唐朝的皇帝只要不去惹地方官,那他们也不回来招惹你,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各自开心。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然后慢慢说道:“母后,儿臣的想法其实比较简单。把那些亲王都丢出去外面。比如,儿臣那些小皇叔,全部送去种甘蔗,种的好有饭吃,种不好饿死了就算了,大唐不养闲人。”

长孙皇后问道:“你的削藩政策就这么简单?”

李承乾说道:“母后,就这么简单。其实有时候,越是简单,越是解决事情的方法。趁现在大唐初建,正是建立这一套秩序的时候。

比如,儿臣只是说个比如,把七皇叔元昌送去江南西道种甘蔗去。首先,他会有一块地,然后若干属于这块地里的蔗农帮忙,接着种出的甘蔗由官府统一收购,送去附近的蔗糖作坊熬制蔗糖。这样,七皇叔就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养活自己,不必依靠朝廷。”

长孙皇后说道:“天下初定,朝廷正是缺少人才可用的时候,你把皇室宗亲送去种植甘蔗,岂不是浪费了?”

李承乾说道:“母后,你说的没错,天下百姓识字的都少,更别说读过几本书。皇室宗亲自小就接受良好教育,自然需要他们为官管理百姓。

不过现在天下百姓人口不多,目前的官员也是足够使用。去了种甘蔗的皇叔们,若是有心为朝廷效力,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只要中举就可以成为朝廷官员。若是无心朝政,只想偏于一隅,那就好好种甘蔗,那玩意很赚钱的,富足地过一生不是问题。”

长孙皇后问道:“你让皇室宗亲参加科举?科举是给士子的进身之阶,皇族去争抢名额不合适!”

李承乾说道:“母后,咱们大唐律例也没有禁止宗室子弟参加啊。之前世家横行,科举还需要他们的举荐才能参加,所以父皇干脆把科举停了。现在正好世家在朝中式微,由宗室子弟打头阵参加科举,广告天下科举是所有学子为朝廷效命的机会,就连宗室子弟都要为此而奋斗。”

长孙皇后说道:“你意思是抛砖引玉?”

李承乾说道:“没错。同时,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把那些庸才、蠢才的宗室子弟阻拦在朝堂内,避免他们鱼肉百姓。”

长孙皇后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本宫不能同意这次的想法。宗室子弟,可以另外设置专门的考试,不应与天下学子一起科举。”

李承乾说道:“让他们去种甘蔗总没问题了吧?”

长孙皇后说道:“这点还需要与你父皇商议。”

李承乾说道:“可以让一部分皇叔去尝试一下嘛。效果好了,再让剩下的都去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