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小小夫君 > 第73章 回庙修新见故友 筹备整理道藏经

第73章 回庙修新见故友 筹备整理道藏经 (第2/2页)

有人来访时,也不在是老臣在在地问一句,回一句了!而这次回来后,他竟与众人谈笑风生,不时地打趣与众人说笑着。

他们临走时,师傅让我给每人包些茶叶。我十分不舍地,给每人包了二两左右的“铁观音”。

不是我小气,而是这茶来之不易!那是三师叔从自己的口粮里省出来的。

客人走后,师傅看出我因他送茶的不悦,就宽慰道:“好茶,好酒分享给朋友尝尝也是快乐嘛”!

见我没搭他的话,就脸色一沉道“好了…好了,以后不在送你三师叔给的茶了”!

我这时才凑到他身边,将老花镜拿了出来让他试试。师傅先带上度数小的很合适,度数大一点的晩上在试。

吃过晚饭,我就急着回家玩电脑。可师傅今天却要我留下,说是帮他整理一下道教的书籍。

没办法!我只好耐着性子留下来。

在帮师傅整理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明白了!原来悟道,修道与道教是两回事。

虽然大的目标一致,但区别还是有的……!比如道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

一个崇拜多神明,多神教的原生宗教形式,这些人的宗教宗旨是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济世救人等等…。

方仙道当时并不是一个宗教,而是一群求长生的修真者。结合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道家,以及“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所形成的一种认知世界的方法。

“邹衍”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他的阴阳五行说,本来是用以解释事物运行规律的,最后却为修仙事业做出了理论指导......。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宗教源流,但此时的“它”还不是宗教,更像是一群无门无派的修真者。

他们没有什么组织,就是那么三五个人聚起来练练丹,或者寻寻仙人。

相传,那时候这些从事寻仙,修仙事业的方士们,有一本着作称为《道经》。

而这本《道经》已经失传了!只有[古文尚书.大禹谟]中记载着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可不是老子的道德经哟……。

老子的道家,到了战国时期,在齐国稷下学宫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即黄老学派。

他们尊黄帝和老子为始祖,积极参与政治,讲求顺其自然,与民生息的政治理念。

早秦尚法家暴政后的西汉初年,黄老之术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青睐,再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国家秩序以及实力增强,黄老之术便显得不合时宜。

需要一种唯一的,且维护统治阶级的学说,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学说自此颓败,离开了政治舞台。

这些崇尚黄老之学的人,在东汉时期及春秋战国以来,与偷偷发展的神仙道的谶纬之说相结合,就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

也就是我们修仙,不用去到海外仙山盲目地求仙了!实际上 我们人人都能自然修道,得证长生呀!

这样一来,两个本来没有什么交集的流派,集合在一起爆发了惊人的能量,产生了最初道教流派即“黄老道”,老子开始被神化,成为了崇高的最高神灵。

而在东汉顺帝时期,太学生“张道陵”沉迷黄老道,七岁就能通晓“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

后来他弃官学道,并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在之后被称之为天师道。

这应该是道教历史上,第一个教团组织了。

这就好像之前大家都是散修,跟搞学术一样,有时间互相拜访,相互印证,其他时候都是在家各自修行。

而张道陵认为修仙的事情,怎么能够没有组织呢!于是创立了山门,开始大规模授业传教。

因此我发现,原来道教这个概念在历史上是极其模糊的!因为没有谁站出来说;我要组织一个教会,这个教会就叫“道教”。

大家都在用“道”,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搞宗教信仰。无论是最初的神仙道,还是黄老道,以及张道陵的正一道,后来魏晋时期的上清派“茅山宗”,他们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发展信众,搞宗教组织,而是受益于神仙之术与中国道家,儒家,以及其他诸子学说的哲学观念影响,来追求长生而已。

而日月谷山洞中的那卷经书,正是失传已久的那部着作《道经》,在修真界中也称之为“无量天书”。

此天书非彼天书,大家熟知的天书是传说,而这部被称为“道经”的无量天书,在历史上是真正存在的,而且就在那洞中。

我这才明白,师傅为何留我帮他整理东西啦!他老人家亦是要为道教留下自己的一些感悟与体会,并将为后人整理出历史上缼失的一些记载,以为今后正向传播道教文化,道教哲学思想,尽自已的一份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