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377章 兵家先驱

第377章 兵家先驱 (第2/2页)

为了抵达“干侯”就能立刻渡河,吴君夫差根据孙武的建议已经派出五千人快赶,先行去攻克“干侯”再收集船只,少不得大肆伐木,将浮桥先给架起来。

这座“干侯”目前是韩氏的城邑之一,它并不是什么大城,城内只有两千多人口,加上城外村落最多不会超过五千人。

因为“干侯”不是什么战略要地的关系,城墙低矮又薄,同时不存在什么常备守城部队,一旦遭遇突然间的袭击,要看城内的反抗激不激烈,能不能坚持到救兵抵达了。

吴君夫差问道:“追击之晋军多寡?”

伍子胥答道:“应有三万之数。”

吴君夫差沉默了一小会,很不高兴地说道:“我军未败,寡人岂可不战而逃。”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说一句“那您倒是别离开‘任’啊。”之类的话,不晓得吴君夫差会不会尴尬再杀人。

当然不会有人去怼吴君夫差,甚至很多人怀疑孙武和伍子胥是不是被智宵吓破了胆子,真正的交战没有发生之前,竟然来劝一国之君提前逃跑。

“晋人看似尊礼,实则不然。”

“若予晋人更多时间,臣料定南来晋军必众。”

“大王不可不察。”

“大王决不可身陷险境,当以大业为要!”

伍子胥和孙武一人一句,阐述他们接下来要面临的艰难局面。

晋人只有在霸业稳固的时候会讲究颜面,源于晋国大多数时间里霸业安稳的关系,给天下人一种晋人遵守规矩的印象。

了解晋国历史的人却能够发现,晋人不止一次打破规则,每一次打破规则要么是一个诸侯国消失,否则就是某个诸侯国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

孙武用真诚的表情对吴君夫差说道:“晋人已视我(吴国)为大敌,大王应当明了?”

不是谁都有资格当晋国的大敌,搞得被晋国视为严重威胁变成了一种荣誉。

换句话来说,一旦晋人视谁为大敌,什么规矩都将成为虚妄。

那么,这一次晋人绝对会在沿途动员,将有不止一支晋军拦截在吴军的归路上,他们这一支吴军极可能会面临被包围消灭掉的结局。

吴君夫差既是骄傲又担心地问道:“晋庭果然快马四出,动员沿途各处?”

伍子胥抢答,说道:“自然。”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晋国没有在“邯郸”地进行动员,往最坏的结果进行防备就对了。

吴君夫差要说点什么,外面有人拉着尾音通报。

一名受伤的吴军将领过来,禀告说他这一路吴军中伏被消灭,仅以不到一百人生还,特地赶来汇报军情。

孙武迈步越过伍子胥,说道:“如何中伏,速速讲来。”

该名负伤的将领就说了,他们得知晋军追击吴君夫差所在的队伍,心忧一国之君安危,再来也是在埋伏地点等不来晋军,选择率军离开埋伏地点,结果在距离己方主力不到十里受到晋军埋伏了。

这个答案让孙武再次陷入沉思,其余人则是感到非常荒谬。

“既是不足十里之外中伏,寡人怎未接到警告?”吴君夫差很茫然,以至于变得怒火中烧。

负伤将领就实说道:“末将本是在密林之内埋伏,出密林反遭埋伏,或是林中厮杀……,声响未能传播,亦被树木所挡,以至难以目视?”

吴君夫差要说话,外面又有人通报。

这一次来的是一名没有受伤的将领,禀告说他们的部队中伏,全军只有不足二十人得以幸免。

孙武表情凝重地问道:“何处中伏?”

后面来的将领答道:“距离此处约十五里一处溪水之畔。”

一问一答期间,帐外再次有人通报。

结果来人汇报的又是中伏。

第三个来汇报的人,他并不是最后一个,不到半个时辰之内,先后有七个人来禀告说自己中伏,全军只有多少人突围成功之类。

孙武总汇了一下,发现中伏的己方部队最远不超过主力十七里,无一例外都是从抓获的晋人得知己方主力陷入苦战,心急之下才选择率军回援。

而那些中伏的吴军,兵力最少有五百,最多的也就两千,本来是用作袭扰与埋伏晋军。

类似的部队,孙武与伍子胥拢共拆分出去十二支。

“大王先行归国?恳请大王留两万大军予臣,使臣与智宵践道。”孙武不好将兴奋之情表露出来,只能是一脸的严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