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47节

Video Cover Image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47节 (第2/2页)

她对王茹真没信心了,现实接触没了文字的掩盖,王茹真的很蠢,自己作死也不是不可能!

周书仁解释道:“来平州这么久,我一直也在打听施家,皇商听着地位很高,其实就是上位者的钱袋子,施家的靠山狠,每年据说拿走大部分赚的银钱,施家的这位公子,不甘心一直被拿捏,大胆的做了改革,与其说嫡母给儿子报仇想弄死施卿,不如说有人借着施卿嫡母的手弄死他,经历了死亡,施卿不敢轻举妄动了,那么他就要避开施家经营自己的人脉,吴鸣无论各方面,施卿应该都调查清楚了,正因为看好,才提前送重礼的。”

竹兰顺着周书仁的话道:“他捏着王茹,其实也有把王茹当底牌的意思,必要的时候甩出去对吧!”

周书仁喝着茶水,玩味的道:“有意思啊,小说文字果然太片面了,这位施公子啊哪怕没有王茹提前要救命之恩,王茹在他心里也比不上自己的,该利用的时候绝对不会手软,这就是现实啊,指望干掉嫡兄,成了施家唯一儿子的施卿恋爱脑,那是不可能的。”

竹兰已经不能再直视小说了,因为她接触都是活生生的人,“不过,吴鸣再厉害,想要得高位也许多年,施卿能等得起?”

周书仁,“施卿的年纪也不大不是吗?可惜啊商人子的身份,否则这份心思参加科举,也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

竹兰问,“吴鸣收了吗?”

周书仁笑着,“收了,为什么不收,吴鸣适应的好着呢,等成了举人,寻求庇护登门送礼的人更多,现在又不用应承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竹兰合上礼盒,“难怪说穷秀才,富举人了。”

第153章 羡慕

周书仁给竹兰算一笔账,“本朝举人免除有所赋税,土地免税就有一百亩,虽然本朝没前朝给的福利好,免除了车行,灯油等生活费用补贴,可中了举人商户豪绅巴结送礼送土地不会少,折合成现银一笔不小的家底。”

竹兰记得周书仁家出过举人,“所以咱们家祖上就是这么发家的?”

周书仁点头,“对,可惜祖宗考上举人年纪不小了,又没能人帮着谋官,攒的银钱不多,大部分又都换成了书籍,别看现在只有二十亩地,其实祖宗败了一些的,正因为祖上出过举人,族内才惦记咱家的家底,咱们拿出一些银钱,族内不会觉得意外,只会以为咱家藏的深。”

竹兰皱着眉道,“我记得施卿是卷入夺嫡中,目前施卿干掉了嫡兄,就差自己老子了,就是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参与夺嫡中了,我们收了他的东西也没事吗?”

周书仁眼底深了深,“没事,我们只是小秀才,还接触不到上门的层面,而且施家每年都会给有潜力的秀才举人送礼,也不差我们,如果我们不收反而招惦记不如随大流,不过,你说的夺嫡,我一直记着,也琢磨过施卿这个人,夺嫡与其说施卿参与了,不如说施家背靠的势利参与后败北了,施卿继承了施家,施家已经牵扯很深了,他想破局逃不开,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竹兰坐在周书仁身边,“我们了解的施卿结局,是雪晗为原女主的结局,现在王茹参与进来,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变数,不过,依照王茹逐渐对施卿的恨,一定不会提醒的。”

竹兰门清,王茹刚开始接触施卿,有别的心思,改变施卿的结局,让施卿拜倒她的石榴裙下,以为也能玛丽苏女主一把,只可惜现实狠狠打了脸,王茹现在不得不依靠施卿,只要有机会一定会一脚踢了施卿免得被牵连的。

周书仁突然眯着眼睛,“不,王茹已经改变了施卿,施卿没遇到王茹不会有底气经营自己的势利,没有王茹,施卿才是必死的结局,没有王茹施卿干什么都逃不开施家,可现在因王茹手里的方子,施卿有了挣脱的筹码,我要是没猜错,点心铺子在王茹的名下。”

竹兰明了,“王茹利用救命之恩,施卿何尝不是也在利用救命之恩筹谋。”

忍不住想,她十五六岁的时候干什么?上课,刷题,真没有过勾心斗角,经历生死,她要不是见识多,占了年纪的便宜,绝对被碾压的份,和现代和平平等相比,古代更加的残酷!

周书仁抻着腰,“等回了县里,镯子就当了。”

“恩。”

正好补来平州的花销。

竹兰又问了明清得到什么,周书仁也没让竹兰猜,比周书仁都显得顺带十两银子,可见在施卿的心里清明比周书仁更没有价值。

随后的几日,周书仁没带明清去参加应酬了,不是不想带,而是花销太大,几日应酬,周书仁就花了小三十两,明清没这个底子负担不起,明清也不急着回去,反而借着难得的机会,时常和吴鸣一起探讨学习,还会借着光和吴鸣一起拜访吴鸣的老师。

吴鸣差点小三元,年纪又轻,潜力股,没几日就拜师了,周书仁羡慕了一把,拜入了前朝进士出身许进士为师,许进士运气不好,前朝最后一次科举的进士,因朝廷混乱没谋得官身,后来王朝亡了,他也断了当官的心思,回到家乡开了书院,又因进士出身,还是前王朝科举舞弊常态下中的,学识实打实的,每年求拜师的不少,只可惜很少入眼。

周书仁也打过注意的,可惜年龄是障碍,周书仁连机会都没有,因为年龄心塞的不行,喝了吴鸣的喜酒,回来就借着机会求竹兰安慰。

竹兰明知道周书仁装可怜,也没说破,周书仁因年龄大,科举模式是困难模式,靠的只有自己。

第154章 备用钥匙

随后周书仁就算计上了,他年龄不行,儿子们年龄够,还是要谋划,古代名师能少走很多弯路,周书仁清楚自己的不足,他的科举是不可复制的,占了现代观点的便宜,儿子们却不行,不如找名师指导正统,而他能教的只有谋略。

四月中旬,周书仁终于结束了应酬,敲定了行程回家。

竹兰把院子托付给了吴李氏,本该托付给赵渤的,可惜赵渤跟着族内的族人去京城了,为了明年的科举做准备。

竹兰家被子拿不回去,要时常晾晒的,最后托付给了吴李氏。

现在吴李氏做完竹兰家的活不再去帮工了,日子轻松了,又认定周家是贵人,乐的帮忙照看。

临回家前一天,竹兰应了吴李氏的邀请去寺庙拜佛,周书仁特意雇了马车送她们。

古代的人都迷信,寺庙拜佛的人从来不会少,周书仁和明清上过香,寺庙的风景不过,出去看风景了。

吴李氏对寺庙熟,上了香拉着竹兰,“大师解签很灵的,我们去求一签。”

竹兰来精神了,求签小说情节都会有啊,她挺好奇的会解出什么,不过她就不求了,万一真看出什么呢,她心虚啊,吴李氏求了上签,大师坐的很稳,“求什么?”

吴李氏,“求我大孙子的前程。”

大师放下签文,“有贵人相助,坎坷以过,前程顺遂。”

后面的话没说,官运亨通,在庙里见的最多的就是官眷,他们早就学会了说一半留一半,有的话说出去给人招祸的不好,不好。

吴李氏阿弥陀佛念了一句,心里暗道果然很灵,更加的认定周家是他们家的贵人了,“谢谢大师。”

竹兰惊到了,看来真有能耐的,更不敢上前了,吴李氏确定竹兰不求签,才和竹兰离开。

竹兰告诉自己,一定别好奇大师,也不求签,现代认为迷信的,古代还是有看面相的能人,今个见识了,告诫自己别飘,还是低调是王道,甚至有些对寺庙敬而远之的意思!

回家两辆马车,在平州生活快两个月,竹兰没少置办东西,来的时候五箱子,回去七个,明清也多了一个箱子。

快进入五月份了,雪都融化了,路面反而不好走,泥泞的很,哪怕天长了,竹兰到家天也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