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75节

Video Cover Image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75节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郑老太太笑着,“尝尝西北带过来的点心,又是一种风味,就是不知道你吃不吃的惯。”

竹兰是个吃货,西北点心面食为主,在现代就挺喜欢西北的点心,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很好吃。”

郑老太太见竹兰不是作假,笑容真了几分,“好吃一会带回去一些,东北很难见到西北的点心。”

竹兰是真喜欢吃,无污染比现代好吃多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郑老太太随意的问“我听说你在学画画?”

竹兰心想,不止他们注意到了郑家,郑家也在关注他们啊,连她画画都过问,“这不是和县太爷家成了亲家,县太爷夫人请了几次,讨论不是茶艺就是画,我就琢磨着不能给当家的和儿子丢人,硬着头皮学呢,一直都是自己摸索,最近有进步都是嫂子指点的。”

郑老太太可听闺女说,杨氏绘画上特别有天赋呢,“我都听心仪说了,话说回来,你嫂子的画还是我教的呢,我还想着有功夫指点下你,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要去西北了,日后估计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说到这里,郑老太太很伤心,闺女身子骨不好,说不准走在她前面,日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

竹兰注意到老太太心情低落,忙道“缘分可说不准,说不定日后又见面了。”

这话老太太爱听,“婶子见你就很合眼缘,的确有缘分,婶子也不和你掺假,现在住的房子,我们卖给谁都不放心,只有卖给你们才放心,心仪是周家人,你们又是族亲,拐着弯,我们也是亲戚呢。”

要不是心仪身子骨不行,女婿也上了年纪,大外孙子读书天赋中庸,考举人没戏,他们歇了把宅子留给女婿一家看顾的想法,怕离的太远,女儿万一去的早,外孙子没能力镇着,守不住容易遭祸,正琢磨如果处理宅子,这可是郑家隐藏的后路,才通过闺女了解了周书仁一家,经过了解找到了更适合接手的人。

竹兰暗道,瞧这房子设计的就是有门道的,她怎么觉得郑家找上他们家,就是想借着他们的手看着宅子呢?

竹兰和周书仁对视一眼,他们还打探人家呢,结果反而入了人家的套,还是主动钻入的,这种感觉真不怎么好。

竹兰只能保持微笑,“对,算起来也是亲戚。”

郑老太太心里更满意了,的确如闺女说的,都是精明人,有些话不需要点透,人家就能猜到,不过,他们的确有些不地道,放了鱼饵等人上钩,说来这个打算连闺女都没告诉呢,闺女都一起算计了,老太太心里又平稳了,顺手撸了手上的镯子,“这镯子我带了有些年头,上等的玉镯子,听心仪说你也生了场大病,一直在养身子,都说带久的玉有灵性,这玉养人婶子送给你了。”

竹兰想抽回手,默了,老太太的手劲不是一般的大,镯子已经带手上了,老太太满意的道“瞧多配你。”

老太太不心疼,当年他们逃跑的时候,当家的和大伯哥带着儿子们半夜抄了想害一家的守将宅子,没闹出人命拿了不少金银珠宝,所以郑家不缺钱。

现在送出去的玉镯子只是比较喜欢的而已,家里还有不少,只是为了低调从来没带过。

竹兰低头看着玉镯子,无语中,这个镯子就值不少钱了,果然她的直觉是对的,他们家就是找来看宅子的人!

第225章 后路

郑老爷见妻子说的差不多了,他也问了该问的,的确如闺女的评价,周书仁对中举很有信心呢,举人这个身份足够护住宅子了,至于日后会不会当官,不再回来了,他也不担心,只要宅子不卖就好。

他人生经历起伏,又经历过大逃亡,对朝廷一点信任都没有,他是真的怕了,如果当年祖辈有后路,他们一家也不会被逼的无路可去,他不想孙后代也如此,家族兴衰是常态,这里的后路一定要留着的。

而且作为最隐秘的后路,最好和家里有一点联系,却又不深,这才是最稳妥的,郑家有了经验,至少未来不会轻易遭难,等几十年后,该知道的都死了,想查都难了。

他有自己看人的本事,周书仁是有成算的,还有大致向,他在提点一番留后路,宅子就不怕丢,那就是郑家最隐秘的后路。

周书仁是不知道郑老爷子这么多心理活动,不过也能猜出大概,来古代第一次被算计,心里咋这么不得劲呢,哪怕知道郑家一定会给一些好处,心里也不欢喜,果然馅饼从来不好接的。

周书仁咳嗽一声,“老爷子,我们坐了这么久了,先去看看地?”

郑老爷子摸着胡子站起身,“走吧,我带你出去转转。”

周书仁,“”

这是不准备带他去看地了。

竹兰见周书仁走了,眨了眨眼睛,这是私下谈去了。

郑老太太笑着起身,“我也带你逛逛各院子,我们家人口多,院子里的小院也不少,当初建房子花了心思,冬暖夏凉,而且还挖了深的地窖专门用来装冰的,夏日天热能用冰解暑,方便的很。”

竹兰,“”

她发现,她以为六百多两家底够了,其实一点都不够,这个宅子就值不少银钱,郑家要是不找上门,他们买不起。

老太太继续道“每个院子都是独立的。”

竹兰越看越喜欢,她就喜欢独立院子,互相不打扰,她和周书仁也能有更多的独自空间,只可惜他们家要搬去平州了。

竹兰和郑老太太在院子里转,竹兰没看到郑家的人,不知道是离开了,还是在屋子里。

等转了一圈回到主宅,周书仁和郑老爷子已经回来了,两人亲热的跟亲生父子似的,热乎紧看的竹兰默默的移开了目光,都是狐狸,这是找到同类了。

郑老太太乐了,老头子好久没这么高兴了,家里的儿子们动武行动脑子不行,老头子看着就来气,孙子们倒是还不错,可老头子是一家之主,只能镇着,三弟都是个木讷性子,害的老头子多年没聊的这么高兴了。

郑老爷子,“老婆子,赶紧多装些点心给大侄子家孩子带回去。”

郑老太太笑着,“早就准备好了。”

老太太话音一落,郑老大拎进来两个篮子,一篮子装满了点心,一篮子装的大枣等补身子的。

竹兰不好意思了,“这也太多了,知道的我们是上门看地了,不知道的,以为我转到回娘家去打秋风了。”

郑老太太失笑,“这话怎么说?”

竹兰说了爹娘多娘补贴她的事,郑老太太感同身受,拍了拍竹兰手道“这就是做爹娘的心,始终惦记子女。”

她也没少补贴闺女,否则闺女补身子用的参药,真不是姑爷能买的起的,闺女能活到现在,都是她和老头子补贴的。

大约一刻钟后,竹兰和周书仁出了郑家门,周老大被郑氏的大哥郑老大带走,现在人回来了,坐在牛车上等着呢。

周老大有些懵的,见爹娘出来忙接过爹手里的篮子放在车上。

周书仁和竹兰又和郑氏的哥哥客气了一番,才上马车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