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82节

Video Cover Image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82节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竹兰道,“婶子也给你透个底,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只有婶子和我闺女家有,你去收也顶天能收到干黄花菜等,附近村子的猴头都让婶子收了。”

野生的猴头菇产量本就少,晒干后做汤处理不好炖汤会有些苦,不如蘑菇受欢迎,竹兰收了也没收多少。

至于干蒲公英,竹兰就是想泡茶喝的,东北冬日烧火墙室内干燥,容易上火,蒲公英茶正好去火,所以晒干了不少,中药铺子倒是也有干蒲公英,不过量也不会大。

郑扬道:“还请婶婶卖我一些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其他的我在各村收。”

爷爷很喜欢猴头菇炖汤,还在李家村的时候,每年山上采到,爷爷都会留着慢慢吃的,回来特意让他多收一些回去,说来,一家子光想着快些走了,完全没想过收一些一起带走呢。

竹兰家不缺卖猴头菇和干蒲公英的钱,到时候送一些给郑家,竹兰替闺女问价格,“不知道贤侄其他干菜的收购价格是多少?”

闺女家跟着她一夏天也晒了不少干菜,本来为了冬天自己吃的,没想到,能赚一笔了。

郑扬昨个就回来了,早就去杂货铺子打探过价格了,只可惜杂货铺子只有蘑菇和木耳,量还不是特别大,谁让农户家家都会存一些,买的人很少。

县里的大户,都会专门收购,很少去杂货铺子买的。

郑扬道:“蘑菇木耳八文钱一斤,猴头菇五十文,蕨菜六文钱,黄花十文,蒲公英十文,菠菜八文钱,萝卜干四文钱。”

竹兰听了这价格想吐血,木耳蘑菇八文是杂货铺子的收购价,这个没啥争议的,可黄花菜好几斤都晒不出一斤干的,竹兰家一共才一袋,光看着分量不少,真没多重,一共才三斤多些,还抓了不少给武春带去。

蒲公英和菠菜也是如此,这些东西都不占重量的,这个价格太低了。

竹兰摇头,“木耳蘑菇不谈,别的太低了,几斤都晒不出一斤,猴头菇本就少晒干了更没分量,猴头一百文一斤,黄花菜五十文一斤,蕨菜一斤二十文,蒲公英三十文,菠菜二十文,萝卜干五文钱。”

郑扬故意按照蘑菇价格估算的其他价格,主要市场上没有,自然要先探探底,虽然郑家有钱,可他就是想压价,唔,这也是爷爷为啥让他回来收的意思,全因性子不会吃亏,还想多占便宜。

竹兰一副免谈的模样,站起身,“贤侄回来,我去准备饭菜。”

说着,竹兰就走了,她的心清楚,郑家老爷子敢放一个孙子回来,郑扬一定精于算计的。

要知道,吕老爷子也是人精子,不好对付的很,郑扬敢一人来谈药,能力不小,剩下的还是交给周书仁吧。

郑扬,“……”

周书仁收到了竹兰的暗示,笑着道:“农户一年到头不容易,以往一直没人收山野菜,今年难得给家里多添些银钱,虽然不多也能给家里的孩子添衣服,过个红火年,贤侄也别压的太狠了,第一年给个公道价,来年老爷子再来收也能多收一些不是,而且收这些干货花的银钱,与其带来的利益比是微不足道的。”

别看山货很平常,在老爷子的手里一定发挥最大的价值,否则不会特意让孙子收的,他才不信是顺道收呢。

郑扬看着周秀才,的确如爷爷说的,不好对付的狐狸,先是拿农户日子不好过说事,最后还猜爷爷的打算,抿着嘴,心里清楚,周家在价格上说的也是公道价。

郑扬道:“那就如婶婶订的价格,我这些日子要在叔叔家打扰了,还请叔叔把收干货的消息散出去,我要借叔叔家的地方收干货,麻烦叔叔了。”

周书仁笑着:“我这就让你婶子给你收拾屋子。”

郑扬心里不大是滋味了,以前是自己家,现在回来是客人了,回不去自己屋子住了,“麻烦叔叔了。”

竹兰刚让明腾去找李氏回来,周老大过来,“娘,爹让收拾屋子给郑扬住,对了,爹还让我去宣传下,明个郑扬借咱家的地方收山货,娘,价格按您说的订的。”

竹兰嘴角上翘,她就知道周书仁一定能搞定的。

第240章 大雪

最先知道消息的是李家村,然后是周家村,周老二去周家村传消息,雪梅也跟着回去了,顺便将家里晒的干蕨菜,黄花菜等带了回来。

雪梅是娘晒什么,她就跟着晒什么,租的房子菜园子大,也跟着种了不少的菠菜和萝卜,晒了不少干菜出来。

竹兰给大闺女家称重后,算了银钱,大闺女在家闲着没事,真没少晒,木耳和蘑菇拿过来五斤,猴头少一斤,菠菜晒干了看着分量大没多重才二斤,黄花菜有二斤,蕨菜多一些八斤,干蒲公英二斤,萝卜干多三十斤。

一算下来六百五十文钱,半两多银子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要不是雪梅还记得孩子,怕都卖了日后娘补贴她,她恨不得把家里留下来都给卖了。

次日一早,竹兰家大门没开,知道消息的早早就来守着了。

周老二精于计算,帮着算账写帐,李氏的娘家也卖了不少,本来多采是为了冬天当菜,能省下些粮食的,现在都换成了银钱,虽然都是蘑菇木耳萝卜干,可数量多,卖了六钱多。

李家村的男娃多,家家户户存的都不少,高价格的没有,低价格家家真不少,尤其是萝卜干。

郑扬也没嫌弃,来送的都收了,带回去留着吃,或是送去兵营也是人情不是。

连续收了两天就不收了,这些干菜太占地方了,两天的量就很多了,为了防潮又不能走水路,只能走旱路,还要盖着棚子避雪水,太多了弄不过来。

这要不是郑家有用,又有银钱,一般商人都不会干这么赔本的买卖,路费太贵了,走水路受了潮,赔的就更大了。

而且南方冬日是能吃到青菜的,南方人家才不稀罕干菜,吃青菜多好,干菜也就在北方西北边疆等地受欢迎。

郑扬走的时候,竹兰拿出一半的猴头和干蒲公英送给了郑扬,至于和吕老爷子谈的如何,从郑扬的好心情就知道,一定谈成了。

郑扬回来没几天急冲冲的又走了,这是为了赶在过年前回西北。

至于姜升娘的病,竹兰都不用问,从姜升僵硬的脸就知道装的可能性不小,姜家老两口觉得不甘培养了那么久一点好处没沾上,又后悔自己做过的,两种思想交替,可不就有些作了,只要不欺负她闺女,她懒得理会。

郑扬走的半个月后,今年的第二次雪,天像是漏了一样,下起来没头了。

竹兰看着外面李氏的娘家男娃帮着清雪,忧心忡忡的道:“虽然不是鹅毛大雪,可也连续下了两天一宿了,雪都到腰这么深了,这雪天什么时候是个头?”

孙氏心里不安,“好年头才几年,今年要是闹雪灾,日子又不好过了。”

大冬天的雪灾,房屋压塌住的地方都没有,家里有余粮多的不怕,就怕没余粮的柴火又没多少的,每次雪灾都死不少人的。

而且还会有野物下山,就怕饿急的狼群啊!

竹兰惦记雪梅,“也不知道老宅子如何了,家里只有姜升一个顶事的,上房顶扫雪都费劲。”

孙氏安慰道:“你家的老房子结实,压不塌的,而且姜升也是个能干的,又有周氏的帮衬,不会有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