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 第9章 一顿简餐

第9章 一顿简餐 (第2/2页)

过了十多分钟李兰回来了。

易中海问道,“老太太吃的怎么样?”

“还行,以前老太太也没吃过这些粗粮,最近这半年,买不到粮食,只能将就着吃”。

“半年下来,就习惯了,再说我这棒子面里还加了三分之一白面呢,能下口就行,我跟老太太说等外边安生了,再做点好的”。

易中海吃了一口窝头,“还行,就怕难伺候,不挑食就行,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吃粗粮对老太太来说是受罪了”。

“能吃就不错了,隔壁院儿还饿死了人呢,这条巷子这事也不少,安生吃饭吧”。

李兰拿起碗筷,挑了挑眉毛回复道。

于是两个人开始静悄悄的吃着饭。

吃完饭易中海拿了一本书坐在炉边,泡了一杯高碎。

高碎在北京城里流行于普通百姓中间。

这就是那各种绿茶的碎末,从外地运进城里的茶叶受到颠簸碰撞,茶叶铺进货之后一般都会筛上一遍。

根据品相卖出不同的价格,完整的最贵,品相一般的次之,断裂的再次之,最后留下的就是茶叶碎末。

因为交通不便,上千里运来的茶叶就变得很贵了,碰撞,颠簸,挤压,再加上路上遇到下雨,茶叶就会受潮或者发霉,一批茶叶到了北京城损耗大的惊人。

普洱类的砖茶只要不受潮发霉,损耗不大,散装红茶绿茶就遭罪了,到了京城最起码损耗两成,精品不足一成。

所以那些茶叶铺子把品相最好的卖的特贵,不是一般达官贵人喝不起,这是身份。

老北京贵人多文化人也多,茶叶就变得流行,普通人也爱喝茶,有点钱的去茶馆儿偶尔对付一次,喝点品相一般的。

茶铺为了弥补损失,就把碎茶叶沫子拿出来卖。

便宜,这叫高碎,很好听一称呼不是么。

在这时候的北京招待客人,泡壶茶,你叫茶渣子,能好听么?

要是连高碎都买不起的家庭,谁来做客啊。

在这城里还有一种茶叶,是茶叶铺子弄出来的,它叫高茉,就是那些碎茶叶加上点茉莉花。

既有茶叶味道,还有茉莉花香。

这玩意有比高碎卖的贵,不比品相最差的茶叶便宜。

买不起好茶的,买这个也算是,对的起身份了。跟普通人拉开差距了不是?

这来回一倒腾,就把损失给赚回来了。

我们再说回易家。

李兰吃完饭,收拾了炉子上的碗筷。

“又在看书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工”。

易中海喝了口茶回道。

“快了,北方战事停了,等城里彻底安定下来,工厂很快就会让我们开工,”

“到时候会有人上门通知的”。

“那就好,要是一直不开工,坐吃山空了”。

李兰一边说一边拿着笸箩往炉子前面走,里边装的都是做针线活的东西,各色粗细不等的棉线,麻线,装着大小针的针囊,顶针,鞋拔子,粉块儿,鞋样子,皮尺,各种扣子,紧松带,直尺,剪刀,锥子,袖套,鞋底,鞋面。

把笸箩放腿上,拿着没做完的布鞋缝了起来。

夜色就在易中海夫妻俩,安静的做着各自的事情的时候,慢慢变得深了。

看着天彻底黑了,李兰起身前往后院,拿回碗筷,伺候老太太睡觉。

大概半个小时,李兰回到了家。

易中海抬起头问道,“老太太睡下了?”

“嗯,很好伺候,带着她上个厕所,回去倒水洗脸洗脚,然后就睡了”。

李兰一边回答易中海的问话,一边朝案板走去,倒上热水把家里碗筷一起洗了。

李兰洗完碗筷,收拾好笸箩,给易中海打上热水洗漱。

外面慢慢安静了下来,冬天的风拍打着门窗,院子里格外寂静。

待李兰也洗漱完脱衣躺在床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