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最苟皇子 > 第22章

第22章 (第2/2页)

“你们口口声声说是要体恤民间的疾苦。但是你们站的位置太高了。你们看到的民间疾苦只是你们想要看到的民间疾苦罢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魏征你出身河北巨鹿 魏氏;程咬金你出身东平程氏,济州东阿人,其老婆二人,大老婆孙氏,县令陆儿第三女,封宿国夫人;二老婆是清河崔氏,齐郡公崔逊之孙,隋任齐州别驾崔信之长女;长孙无忌你出身于河南长孙氏,房玄龄你出身清河房氏,杜如晦你出身京兆杜氏,你们皆都出身或大或小的世家贵族,哪里有真正的机会去感受着民间的疾苦?”李明说。

“你们可否见过因为饿吃活胀死了吗?你们又有没有见过易子而食的惨剧?咱们需要的只是一口吃的,他们根本不在乎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的。他们只在乎这碗东西能不能填饱肚子,让他们活下去。”李明说。

李世民有点自责的问:“可是你既然已经给他们一碗吃的,为什么还要往里面插沙子,让这些灾民天天吃沙子。”

“陛下,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也轻看了人性,无论在什么朝代,总少不了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就算是赈灾施粥,也有一些不是灾民的人混入其中,冒领施粥。原本稀缺的粥,被一些这样爱贪小便宜的人领去,那些真的需要这一碗粥救命的人,或者真正需要这碗粥的人不就吃的少了,甚至是没得吃了吗?而我掺一把沙子放在粥里面,这样的话真正饿肚子的人,可不管这周里是否有沙子,他们都能够吃下去,可是那些占小便宜的人就会嫌弃看不上这样的粥,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区分灾民和那些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李明说。

“旱灾刚开始时,我曾亲自去过那灾情比较严重的地方,道路两旁随处可见被饿死人的尸体。可谓是凄凉至极。有些地方因为朝廷命令开仓放粮。可是我发现,在朝廷下达开仓放粮的命令后,能赈济的灾民根本没有多少。你们可知为什么?因为在知道官府朝廷发放免费的粮食后,那些原本家中有余粮的人,也纷纷前来领取赈济粮,朝廷发放的粮食本来就不多。这事也不是灾民的,百姓全来领取粮食,百姓都如此那些经手的官员就更不必说了。朝廷发放十成的赈济粮,经过这些官员之手后,灾民能吃到的不足一成。我没有处置那些贪赃枉法官员的权利。只能在仅剩的粮食中做功夫了。所以我才让哪些施粥地方的人在粥里掺加石子。也正是如此旱灾没有闹到让百姓的揭竿而起地步。”李明说。

“你是说赈济粮是给真正的灾民吃的,你往里面掺沙子,只有那些真正快饿死的人还会来吃也才能吃的下去。”李世民反应过来这其中的门道说。

“没错,这样就有效的遏制住那些贪小便宜不是真正灾民的人。”李明说。

长孙无忌等众人现在也回过神来想清楚了这其中的利弊,随后说:“这样的赈济粥才能喂给那种真正需要的人。但百姓都是淳朴的,就算真的有个别冒领粮食的人,那也不会吃太多吧?因为极个别人的行为,就往粮食里掺沙子,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哎,心如水,何其深也,民心如烟,何其乱也。百姓都是一群刁民,而且你们也太高估人性了。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有自己的想法。”

“当一个百姓可以通过不劳而获就能吃饱肚子你却视而不见时,不用节日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如此这般的人。直到所有的百姓都会去吃那不用劳动就可以获得的粮食。只有让救济粮成为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的时候,那些灾民才会努力上进,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没好些。而不是一直指望着他人的救济,混吃等死下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鱼。的道理,你们应该也都懂。大唐不可能让这些人一辈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给予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让他们快速的走出来才能让大唐越来越好。”

“你们与其在这里与我争论粥中掺杂石子的事情的时间,还不如去想办法如何去解决那些,敢带救济粮上贪赃枉法的官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以小见大,可以看出敢带赈济粮上贪赃的人其背后的势力一定不小。”李明说。

李世民说:“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我自会去处理,我看你把这荒山附近的流民处理安顿的井井有条,不知关于赈济灾民你可有良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