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八十年代东北边境风云往事 > 第28章 翟老三跨行做煤炭 李万龙出差去天津

Video Cover Image

第28章 翟老三跨行做煤炭 李万龙出差去天津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八十年代东北边境风云往事!

万龙笑着说:“那就一起去吧,带你也看看天津大城市,那可是全国三大直辖市之一,不比广州差!”吴伟东一说到天津,立刻来了兴趣,给他们讲了好多天津的风土人情。

老郑喝完茶,放下杯子说:“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就动身,这已经八月底了,秋收赶着要用,尽快买回来。”说完,带着小吴离开了庄园。

再说翟老三这边,这些天也没闲着。他考察了周边的几个县,所有电厂、供热、造纸厂、水泥厂、砖厂……通过关系找到这些用煤单位的领导,谈了谈煤炭的事儿。这些领导一听老三说有渠道搞到议价煤,都高兴的不得了,让他赶紧联系。

老三衡量了一下用量,一个月大概有二三十万吨的需求量,这可有账可算了。他联系了王雨泽,跟他确认了供货没有问题,便开始去找关系买车,准备介入煤炭行业。

他直接去了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一次定了一百辆东风140卡车。回来直接去了天岗市,跟王雨泽把相关细节都定了下来。俩人从对头,变成了合作伙伴。虽然翟老三拿的是二手货源,但利润依然可观,毕竟人家王雨泽有关系渠道,这是规则。

正当翟老三这边快马加鞭准备大干一场,他却不知临县的一个牛逼人物,也在打算介入煤炭这块大市场。这个人叫刘广昆,是裕丰县的大土豪,这人是搞木材的,他几乎垄断了当地所有木材生意。手下养了一帮穷凶极恶之徒,在裕丰县雄霸一方。这小子也算见多识广,他听说煤炭市场利润丰厚,便在临县附近找了个小煤矿,跟负责人正在谈合作事宜。他的目标也是周边几个县的用煤单位,和老三的目标重叠了!

二虎相遇,必有一番恶斗,咱们按下不表,再回来说万龙去天津买车的事儿。

万龙带着小芸,跟小吴三个人,坐上了佳木斯开往天津的火车。全程36小时,这在当时已经是快车了。小芸坐在靠窗的位置,听到列车播音员用甜美的声音说道:“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到站山海关车站,有下车的旅客请提前做好准备。”她看着窗外远处的长城感叹道:“这就是万里长城啊!真壮观!过了这儿,就到关里了是吧?”小吴在一边给她介绍道:“对,介是万里长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你说这古人多有能耐,拿石头砌出来的,太牛逼了!”万龙也感叹道:“我看金庸小里讲的,当年清兵在关外,就是从这儿打进关里的,吴三桂如果不投降的话,也不至于让清朝统治三百年。”几个人说着闲话,却引起了对面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人的兴趣。他也接话道:“大哥你这么说没道理,清朝统治这三百年,咱的疆域可是扩大了不少,以前,这关外,东北、内蒙、新疆都不属于咱的,这也算是满人送给咱的。”万龙和小芸听了这书生的话,也不知道有没有道理,看了看小吴。吴伟东笑了笑说:“老弟,你一看就是念过不少书,但你的观点我也不认可。这东北、内蒙、新疆,打汉朝就属于中国,苏武牧羊知道吧?汉武帝时候,他就流放到贝加尔湖。他死之后,霍去病收复匈奴,一直打到贝加尔湖。后又收复新疆。那时候北方地区都属于中国。这满人本就属于中国,只是后来分了出去,又打进来的。”这吴伟东,可是熟读历史,吹牛的资本还是有些。

那书生一听,有的聊,便笑着辩道:“苏武那是出使匈奴,被匈奴流放到贝加尔的。霍去病后来打到贝加尔我不抬杠,但只是到过而已,并没有真的统治那片区域。西域那一带确实是他打下来占领的。”

俩人你来我往,各抒己见,抬杠长知识,说的不亦乐乎!小吴和这年轻人从满清聊到西汉,又从中苏关系聊到美苏冷战,从AK47聊到广岛原子弹……跨度之大,话题之广,让这对小山村的夫妇,听的云山雾罩!

万龙和小芸听的聚精会神,他们很少听到这么精彩、高深的辩论。在太和村,人们基本就是谈论些小麦黄豆的亩产、荷兰奶牛的产奶量,还有长白猪、康麦因、四轮子……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上,俩人所听到的学问,足以改变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是需要慢慢消化。

快到天津的时候,四个人已经聊的很熟了。大家一路喝着啤酒,吃着烧鸡,谈天说地。从谈话中得知,那小伙子是北京人,大学毕业两年,在北京外经贸集团工作。这趟去哈尔滨谈些业务,再回天津办点事情。万龙此时已经有了些商业头脑,他觉得北京外经贸这个部门,以后一定用的上。万龙递给小伙子一支烟说道:“老弟,你要是方便的话,能留个电话吗?以后到北京,也许还能再见。”那小伙子高兴的留了个电话。万龙也把鹿场电话留给他,约他有机会来东北,去庄园玩两天。

小吴的家在天津塘沽,他想家心切,出发前给家里发了个电报,告诉家里他带俩朋友来家里住两天。

晚上十点,车厢里又响起了播音员的声音:“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到站塘沽车站……晚点半小时,停车时间两分钟。”小吴骂道:“介尼玛晚点了才停两分钟,塘沽站也算大站了,为嘛停这么短时间!”那小伙子笑道:“赶快准备下车吧,别耽误了,我得坐到天津东站下。”

三个人和那小伙子就此别过,拎着大包小包下了车。那时候,还没有黄大发出租车,几个人出了站台,打了一辆大头鞋黑车,直奔小吴家。

一进家,小吴归乡游子的心情油然而生,激动不已。这小吴的父母,好几年没见到儿子,高兴的赶紧给端上一桌子好吃的。有大黄螃蟹、皮皮虾、北塘包子、炸青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