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泣血姻缘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冰

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冰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泣血姻缘!

“想回家,怎么办?回家之路在何方、怎么走?谈着谈着,突然祥迪明眼前豁地-亮,他高兴地说:我有办法了。

在杨光昌的追问下,他把自己的办法和盘托出,杨光昌听后也觉这办法好。祥迪明叹苦衷:可如今我是丁春法是祈岛人不能实施计划。

杨光昌接上:师长,为老兵们争取权益是我的责任。那你在后面指挥,由我去冲锋陷阵。

祥迪明想了想说:你现在不住在眷村,没有号召力,最好找一个住在眷村的"荣民” ,熟识的人多,有号召力。

说起眷村还要详细介绍一下——

时间回溯到1949年,当时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家眷,随着蒋介石漂洋过海,来到祈岛。

最初绝大多数随军的家眷就只是聚居在所属单位、营房附近的庙宇、学校、农舍、牛栏或者自己搭建的简易住所里,有的甚至露宿街头,条件十分艰苦。从1955年初起,为了安置军政人员和他们的眷属、遗眷,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各军政单位便陆陆续续地开始兴建“眷村”。于是乎,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眷村”便遍布了祈岛各个地区。因为需要安置的人员太多,而经费又有限,各单位就因地制宜,在驻地周围的田间、荒地上,陆续用竹片、茅草搭建了一排排户数不等,长短不一的连幢简易平房。住户也是几百、上千不等。每户人家的住房面积不过30平米;户与户之间的隔墙上面都是相通的,每排房子里,只要有一个人咳嗽,整排的住户都能听到;一家炒菜,整排住户都能闻到菜香。不过,每个村子里都设有小学、商店、邮局、水井、公厕等公共设施,住户们日常生活几乎不用走出村子,所以成了一个与外面社会隔绝的独立社区。这些分布在祈岛各地的特殊社区被统称为“眷村”。

眷村都是人字形的屋顶、灰黑的鱼鳞瓦、竹片编成的墙壁上薄薄地糊了一层泥土和白灰,每排房子之间都离得很近。当时的眷村又称为“竹篱笆”村。

住在同一栋的人家白天不用锁门,跨两步推开门就进了别人家。薄薄的甘蔗板隔出了张家、周家、黄家,却隔不住每一家早早晚晚发生的大小事。

为实施计划,杨光昌打听到他们师的大部分人员的居住集中地,他来到祈岛最大的眷村寻找战友。青草地、老榕树,鸟语蝉鸣、斑驳的窄巷、路灯和电线杆,他迈步在巷中寻找熟悉的人,突然听到后面有一声洪亮地喊:杨光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