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44章 治学

Video Cover Image

第44章 治学 (第2/2页)

毕竟每个省都想把税收花在自己的辖区,自己的民众手上,那样更容易出政绩,赢得人心,安抚暴躁的各地议员。很多朱由检安排给各省的政治人物,比如北方边关修要塞,修渠道,疏通运河,哪一个不要钱。各省户部各署衙门,不可能都交上去。至少留下属于他们的驻军军饷和官员俸禄这是必然的。不可能运来运去浪费时间精力。

这种制度,实际上还是户部中央和地方户部的博弈。反正最近几年仗着各种灾害和地方不稳,北方五省基本上没上交一毛钱给南京中央。五省总共收入八百万了,可却花掉差不多的两千万两。朝廷每年还得给他们补贴1200万两,用来新建水利,堡垒,训练军队,最关键还是赈济灾民。按照三十税一的农业税。还废除了徭役和赋,以及人头税。考虑到北方穷人数量因为气候等问题越来越多,必然下降的财产税和个税。需要补贴就很正常了。

就这样,不想后院起火的朱由检等人还不得不持续补贴。就连澳洲都能结余八百万了用于投资民生,地方建设,燕京直辖的五省,却是个赔钱货。

难怪俾斯麦反对德意志扩张殖民地,好的地方都被英国占据了,剩下的投资和产出不成正比。你说去占领那些穷山恶水有何意义。

这或许也是大明朝放弃了大量赔本的关外地区的原因。就连古代都很富庶的中原地区,在这些年都朝不保夕。你就知道更远的地方是什么情况。

如果不是为了军事战略,国家战略,如果只算经济账,辽东等地丢了也就丢了。反正每年都很亏。

自然国家不能只算经济账,还得算政治账。处于国防安全考虑,北方不能丢,更不能乱,那么没问题了,砸钱吧。

历史上没钱砸的崇祯吊死了。这个时代,朱由检显然牛逼很多,还是经济学大师。他自己封的。

也就半桶水。但已经超过这个时代的人太多了,

随后朱由检看完皇城,很满意,大致上做到了他想要做到的一切”南京皇城可以作为全国的模板了。那么下一步就看看城外的京城,龙蛇混杂,治理难度可不小“。

徐光启也头疼这个君主的精明。在皇城拖了几天。京城早已经被工部等衙门调动起来,干嘛,后世应对检查都会干什么。

打扫卫生啊。

相比起皇城都是要脸的高素质人才居民,城外的京城可就不一样了。

虽然他们不断按照皇城标准去推进城市建设。但这才几年,也就把公路平整了,把厕所等修了起来。其他的高标准。自然没达标。

尤其是卫生问题,朱由检几次三番提了,如果他们还不去重视,就是作死。朱由检这个皇帝可是”官场屠夫“。在人才济济的大明。他不介意换一个更努力的官员,而缺乏官员的,太平洋各地岛屿的州县,却几乎没人愿意去当官。朱由检不介意把这群有些能力,但犯错的官员派过去,级别不降低,但条件恶劣一千倍。

然后朱由检检查京城的时候,就发现虽然很多地方都还在拆迁建设,但已经砸了钱的一些工程已经看得见成功。

比如白色的厕所,就按照标准一公里一处。还是砖瓦结构的。实际上也不需要很大。还有马路,作为首都,几百年首都,工部的人很明显用了心思。水泥不够,他们就结合水泥和原本的各种地砖,大理石,红砖等铺好。走起来虽然没有水泥路面光滑,但远比水泥路面省钱。也更高效。朱由检就见识了大明首都的繁华,已经居高不下的房价。

不过这个时候的房屋,大多都是院子,一个个围墙把他们各自隔开。类似后世北京四合院。

因此别看南京很大,实际上户数并不多,因为土地都被浪费了。朱由检就知道很多院子里,很多人都自己种菜。没办法,南京物价高啊。

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特色。看起来全国1.5亿人很多。可还没有到后世14亿的拥挤,更何况现在已经无限下降到一亿以下。随着印度和爪哇岛以及美洲打开局面,非洲太远了,只能靠运输南洋奴隶去挖矿和开发了。虽会想到,欧洲人把非洲黑人运到美洲不毛之地开发。可大明的商人还需要运输南洋人口去非洲。

至于原因,就在于认同感。南洋人口毕竟还是黄种人,互相联姻没有压力。可非洲,除了北非,都是黑人的世界。

黄种人的世界观,很明显吃不消。于是南洋那些被赶走的人就被他们带去了非洲,按照海岸线密密麻麻居住着沿海和其他殖民据点。

这群人被征服以后也很顺从。甘越充当走狗急先锋。整合满清使用大量汉奸是一个道理。都是黄种人,到了非洲,反而没那么多矛盾了。因为他们一致对外,对付黑人土着。

于是被移民抢走田地的南洋各地人口就以飞快的速度涌入非洲。葡萄牙,荷兰人,西班牙人都撑不住。也难怪荷兰人要翻脸。

以大明如此疯狂像世界蔓延,以后好地方不都被这群人占领了。东方文化圈冲击了西方文化圈。最终出战的荷兰被揍得鼻青脸肿。顺便还丢了开普敦在内的非洲殖民据点。未来牛逼的布尔人,估计要夭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