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唯物稻士赵玉真 > 第35章 宁采臣,初见

Video Cover Image

第35章 宁采臣,初见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唯物稻士赵玉真!

“就是说,董太师真的找到了王铁奏折上所说的李冰父子?”深夜,养心殿内,明德帝还在龙案上阅读奏折,是不是还提起笔朱批一道。

“是。李冰父子还诚感天恩,将川渝境内几条水系,清河通淤,加固堤坝。颇有治水心德。”龙案下,跪着一个探子装扮的。

“你先下去吧。”明德帝放下朱笔,挥了挥手,“如此的人才在小镇静坐吃饷,若不是那位道剑仙提一句,怕是要烂在小镇上了吧。”

探子唱喏,退出养心殿。

明德帝按了按眉间。瑾宣侍奉了一碗汤进来道:“主上宵衣旰食,可别。。”

还未说完,明德帝又摆摆手道:“呈上来吧。”

“江浙一带冬捕,新鲜的彭泽鲫,快马加鞭送入天启,煎以新鲜的簕菜。”瑾宣将簕菜鲫鱼汤摆在明德帝面前,便退到龙案之下。

明德帝尝了一口:“那赵玉真如何。”

“有大不敬之言语,何其狂悖!”瑾宣将老赵剑仙说的那一通,天子失德,降以罚之说给了明德帝。

明德帝皱了皱眉,他倒不是个心胸狭窄的帝王,放下了汤碗,道:“他可说了,算出来哪位皇子可承大统?”

“并无。”瑾宣道,“他与瑾仙推脱了一句鸡肋侯。”

听到鸡肋侯,明德帝仿佛被逗了一乐,道“他也算精明。瑾宣,你觉得朕与魏武如何?”

瑾宣慌忙道:“陛下文通武略,以过汉高,可比肩始皇。”

深夜,养心殿充斥着明德帝的大笑:“瑾宣,当治你一个欺君之罪,你说得太过了,朕岂无自知之明。”

“陛下在臣心目中就是如此。”瑾宣道。

明德帝笑道:“朕若遇汉高,当北面事之,与萧何、张良竞鞭,看谁更得汉高青眼;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最终应是拱手呈鹿与光武。若遇魏武宣文,当划江而峙。更遑论始皇帝?”

瑾宣不敢多言。皇帝当然可以说自己可能给汉高牵马,输给光武,能跟阿瞒仲达打平,但你不能,你该说他神文圣武还是得说他神文圣武。

明德帝又道:“北离自天武帝启,至今国祚依旧不算悠长,但萧氏已无天武帝那般雄武的子弟。朕也不止想被后人论一个‘守成’。或许,我那七弟才是那中兴之主。”

瑾宣两股战战,深夜总会把负面情绪氤氲得更真实,明德帝深夜发泄情绪,有些东西不应该被外人听去的,特别是涉及到那禁忌的皇家夺嫡,就如同钱唐李二,忌讳面前说玄武门一般。

明德帝沉默自怜了一会,道:“你背上的疮如何了?。”

“谢陛下关心,臣这背已经被这天启的皇恩浩荡给治愈了。”瑾宣道。

“你且退吧,朕乏了。”明德帝疲惫地说了一句。

瑾宣道:“诺。”便退出了养心殿。

腊月的青城,也有大雪封山。这一趟冬天,道剑仙没有大冬天再想吃桃桃的想法,坐在庭院内,看着簌簌的雪花。

“小凡松,小余理。”老赵剑仙突发奇想,喊了一句。

在院落中拿着铁剑竞赛刺雪的两个孩童停下手来,站好,不知会被自家师父训什么。

“为师是不是宅在虫二居太久了?”老赵剑仙问。

李凡松不明所以,直到余理答道:“师父自入冬以来,照晴峰山脚的田地无法种植无需打理后,到今天都没出过虫二居了。”

“这样啊。”老赵剑仙用拇指拱了拱头冠,“要不,咱们今天出门去看看这腊月的青城如何?踏雪寻梅,踏青也可以是踏青城山的意思嘛。”

两徒弟听闻,各自跑到房间,把东西修整一下。

“李师兄,你带啥?”余理问。

“梅脯,花生,果皮丹,牛肉干。”李凡松把这些东西打包进了包袱,“你呢。”

“我娘炒的蚕豆跟栗子。”余理也包好了两个油纸包,“还有,带个茶壶。”

“带茶壶干嘛?”李凡松将将包袱系好。

“怕吃咸了。”余理道,也系好了包袱。

“你傻啊,就一个茶壶怎么烧水?”李凡松道。

“你才傻,你离火阵心诀没有好好练?”

月城湖位于青城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的鬼城山旁,又名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源出青城第一峰的清溪水,在这里汇成的山间小湖。 相传为轩辕黄帝之师、蜀中八仙之首的岷山真人鬼谷隐居处,又传五代孟蜀时,仙人刘海蟾亦在此修炼。

月城湖的夏日,青山环卫,画意盎然,碧绿湖水,宛如明镜,四周山谷,倒映水中,朝晖夕阴,云蒸霞披,山姿水色,令人沉醉。堤上有长廊,给人以观景歇憩,品茗怡乐;湖中有游船,供游人逍遥畅游。

如今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只有稀稀拉拉几株腊梅,在斗雪绽放。

老赵剑仙双足踏地,与两个孩童一起赏着这上辈子看不到的山光,两徒弟出游,心里的樊笼被打开,又奔又跑,时而高跳起,身上又运行着离火阵心诀,不一会就被炽得发慌,只好解下道袍,绑在腰间,身上冒出腾腾的水气。

冰天雪地,冬将军可不管你是不是青城山第一的清溪水。依旧固执地把其冻上。

老赵剑仙顺着结冰的清溪,逆流而上。

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吹箫呜咽之声。

“还有人跟我们一样,冰天雪地有此雅兴。”老赵剑仙好奇道。

再仔细倾听,仿佛那人只是在试音,飘飘渺渺地吹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商音凄凉,羽音慷慨,那吹箫之人仿佛用这几个简单的音符来养箫,就如同上一世的人煲耳机一样。

老赵剑仙复行数十步。

远处的清溪旁,团坐了一袭白衣。

“那人好生会选位置。”老赵剑仙默念道,“清溪畔的平坦地就那么几块,身后还点缀五株梅花,真可谓是得天独厚。”

老赵剑仙走近一看,那人一款书生扮相,面如冠玉,略有娃娃脸的形态,轮廓精美,三庭五眼,四高三低。线条流畅漂亮,虽然好似没有特别之处,但每一块骨相都把皮相撑得浑然天成,目泛桃花,瞳剪秋水,眼头深邃,眼尾微翘。单看双目,便是觉得似笑非笑。眉骨宽而昂扬,英气自此眉山泄出,流向流畅干净线条的鼻尖,饱满的嘴唇噙住一把箫,堪称男色一流。

“宁采臣!”老赵剑仙脱口而出!眼前的人,把书笈横放身侧,一支登山杖斜着倚靠在书笈旁,宁采臣的书生装扮,素葛的学子帽积了一些雪,脸上却无一片雪花,略微瞟一眼老赵剑仙,就如同上辈子看到那雨雪中抬起头,翻过书笈遮雨帘的书生见到聂小倩一般惊艳。

“你叫我宁采臣?”秋水剪瞳,盈盈笑意,“也罢,宁采臣便宁采臣。”

宁采臣做势一抚,自己对面积雪的位置像是有人打扫了一般自然清开,宁采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老赵剑仙正欲走过去坐下,被李凡松拦住:“深山野林,出现一介书生,师父,小心有诈。”

老赵剑仙弹了李凡松一个脑壳,道:“少看一些志怪话本。”

说完便盘坐到了宁采臣的对面,两童子跟着站在老赵剑仙背后,与五株梅花对应。

两人中间隔着一小竹簟,大小刚好能装入书笈。

竹簟上,置着一把茶壶,两只茶杯,茶壶嘴处蒸着热气,老赵剑仙这边的茶杯覆盖上了冰雪,而宁采臣那边的茶杯,还有清黄的茶汤,不受这天气的影响。

“早该拜访你了的,但青城风光好,我竟然流连了多月。”宁采臣身上还是穿着入蜀时的白色素葛学子常服,丝毫不觉得冷。

宁采臣握着手上的白玉箫说道:“我神交已久,可惜你不下山,不过既然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所以你便引我来此?太。。。”老赵剑仙没把“山有木兮龙阳君”说出口。

宁采臣摇摇头,将箫管口置于嘴边,呜咽地吹那燕乐七音。

“你这读书人,我师父问你话呢,你怎么不回答而是吹那吚吚呜呜的箫,难听死了。”站在老赵剑仙背后的李凡松道。

老赵剑仙侧身用手轻拍:“傻徒弟,宁采臣在给我出题目呢。”

“嗯?”李凡松与余理同不解。

老赵剑仙一指宁采臣背后的梅花。腊梅被箫声引动,朵朵轻动,像是在扫着旁边梅枝上的雪。

“明白了吗?”老赵剑仙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