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 第1章 师法泰西

Video Cover Image

第1章 师法泰西 (第2/2页)

吴听毕正色曰:“南宋文丞相有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以为不尽人事,无以知天命,且天下危困,家国有难,吴某无法心安理得而逃之夭夭隔岸观火。先生若有济世良方,请务必明示在下!”

李布衣闻言良久不语,又长叹一声曰:“边备灾荒民生吏治,此皆我朝病灶,其中辽东边事,实乃诸病之首,大患之根,不将此了结无以言它。建虏锋芒正盛,萨尔浒辽沈两战耗尽大明所剩不多之国力,才使得形势岌岌可危。建虏所持无它,乃数十年征战积下剽悍善战之八旗兵也,倘若大明有一劲旅可力挫八旗兵锋,正面硬扛金兵主力而不败,则辽东肩臂之患不至于危及头胸,事或尚有可为。”

吴又问何为劲旅,李布衣言:“单兵而言,能与金兵对战而不落下风;全军而言,甲扛得住金矢,军阵顶得住金兵步骑死冲猛冲,做得到则为强兵劲旅!”

吴不由得嘴角微扬,李见之曰:“兄台莫非以为此为易事乎?”

吴说:“建虏有善射之兵,大明亦可练之,此又有何妨?”

李答曰:“一张良弓一年方成,一名良弓手三年不成,马弓手则需更长时间磨练。建虏攻势甚急,每年秋冬必至,刻不容缓。大明当前是既无从容练兵之时,又无从容练兵之力。九边诸将中不乏将门世家,手不释卷读《纪效》《实纪》者亦大有人在,仍不免败亡,何也?建虏夕发朝至,流寇降而复叛,大兵两面作战,疲于奔命,精兵强将未成即又陷没散尽也。”

吴曰:“此即为先生所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乎?先生有何良策?”

李曰:“以骑射制骑射本是正道,但如今已非早年间。今边事日渐急迫,辽东前线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各处整军备战都在伸手要钱,军事战争乃财政黑洞,何况大明连败之下,财政怎能不捉襟见肘,甚至有朝廷拿不出钱,九卿捐多年俸禄乃至家祖产以助军饷之怪事。而今再练骑射无异于吃光种子以图一饱。现唯有学泰西之法,以步制骑是正道。泰西长兵手三周可成,铳手三月可成,以此组成军阵与建虏打消耗战,建虏人少,日久必不可持,大明之军全效法之,或能重创建虏,之后建立信心乃见生机。”

吴稍点头,又问泰西在何处?李解释说葱岭之西去万里,有一形胜之地,四洲汇聚,五海环绕,物饶民丰,各国虽面积不大但互通有无,交流频繁,故而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皆孜孜进取,堪称世界翘楚。

吴问中土比之如何?李大笑曰中原人自以为天朝上国,视境外四方之人为夷虏生番。谁又知泰西埃及国兴建五十丈高之石质巨塔时,中原既无国家又无文字,乃处于有巢氏燧人氏之蒙昧时代也,说当时我等先辈还在以树为屋刚习用火也不为过;今中原士人间推崇备至之《几何原本》,战国时早已于希腊诸国成书付梓也;今边军青睐之快枪三眼铳之类,两百年前已被泰西诸军视为粗鄙顽劣之火器,早已淘汰不用。依我愚见,我中土仅在秦汉时才之于差相仿佛,其余由古至今皆难望其项背也。

吴一向以为中土文治武功冠绝天下,听李布衣一番介绍,当下便黯然无语。见状李布衣又曰:“我中土实非中央之国,乃地偏南瞻部洲东隅,有大洋黑潮高原大漠阻隔,周围文明之国仅有扶桑国身毒国两处,且不易来往,北方又为游牧铁骑反复滋生策源地,社会财富很大一部分要用到巩固北部边防上,否则百年积聚之文明成果一朝即被打成废墟,后人又得从头来过。我中土长期落后主要是地理劣势所致,故发展自是不如泰西四洲五海形胜之地。但目前视之不过一二百年差距,只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仍能赶上。就怕扛不住内忧外患重压而轰然崩塌,再由异族入主,而被打压羁绊多方阻之,那就三五百载不得翻身了。”

吴心神往之,又问如何能去,李布衣说:“中国人不知何去,泰西诸国已经来了,此也是彼强我弱之明证。兄台不必舍近求远,南方有澳门葡萄牙人,台湾尼德兰人,吕宋西班牙人,此皆泰西诸国人也,与中土及日本贸易往来多年。兄台要学泰西军阵,直接由天津赴澳门是最便捷的途径。”

一席话让吴开先犹如拨云见日,直欲马上奔赴天津,李布衣又言:“泰西军制只是一条腿,兄台还要学会生财之道,能让士兵及其家属衣食无忧才是军队战斗力的根本,另一两人振作仍无济于事,用努力奋斗让其他人看到希望和光明,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救亡,我中华才可以浴火重生。”

吴闻言便以师礼拜谢之,李布衣却而不受,又曰:“兄台头顶隐有将帅之气,但亦有黑云笼罩。日后若真带兵,便如钢丝上行走,稍有差池便无可挽回,请务必小心为上!上阵用兵时不可凭一时血勇将本部兵陷于死地,凡事留一条退路,若无退路则不可莽撞行事;以步制骑本是消耗战的打法,拼的是长力,所以不要图一劳永逸,而贸然全军压上企图毕全功于一役;贫道未曾带兵,但亦知打仗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中原若成包袱,就把包袱让敌人背上,任凭虎狼互掐,再退守东南,养兵积粮再伺机反攻,如此中原可复。只是这样做须有果决明断之主,宅心仁厚者不能为之。兄台千万记之,将来会有用处。”

吴顿首再拜,又取银相谢,李拱手道贫道在此遥祝兄台成大功,说罢飘然而去,仅余笑声萦绕梁柱间。

此后,吴开先立即南下,在葡军中效力三年,因消灭海盗积攻至中尉,退役后参加广东武举乡试得功名,又被授以都司之职在家乡筑堡备边。自此吴开先便以武将身份登场,出现开始书写属于他的不朽篇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