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六零祠堂通现代,奶奶穿越忙不停 > 第94章 新来的

第94章 新来的 (第2/2页)

王秀不用特意躲避齐家的孩子,也不再每天房门紧闭,正常投入劳动中。

农忙来临的时候,王秀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

其中有一个报社还特意写信过来询问,王秀可不可以去报社坐班当编辑,这个机会虽然难得,但王秀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

她对现在自己的生活很满足。

在六零和现代之中来回穿越。

王秀这段时间其实还再次悄悄做起了代购。

之前王秀在村里卖过成品布,很受欢迎。

现在村里的人更富裕了,在买东西上面也更加舍得花钱,便时不时拖王秀买个东西。

比如暖瓶茶缸或者是枕巾之类的。

王秀不多买,但是只要答应下来,基本上都能买到。

农忙的时候,学校也放假了,李成祥同样下地干活。

而为了激励大家,农忙过后,大队长便开了一次全村大会,统计每个人的工分开始分粮食分钱。

这一点确实让人觉得振奋,看到钱和粮食之后,也不觉得自己疲惫了,反而觉得自己还能再继续做下去。

王秀也将家里剩下的陈粮卖出去,换成了新粮。

家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但王秀并没有完全休息,她还在继续学习。

学习植物相关的习性。

毕竟枣树种了那么多,如果后期枣树生病的恶化,很容易成片造成损失,还是需要提早预防的。

“你的意思是开个班进行教学?”大队长听到王秀的提议,觉得又高兴又头痛。

高兴的是王秀考虑确实很全面,但同时也觉得头痛无比,因为又要解决新的问题。

“那我去找知青商量这个事情,他们是农学院毕业的,这种肯定要比我们精通很多。”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上课的人多不多。”大队长心中忧虑的问题并不少。

之前想要晚上开课上扫盲班。

最开始的时候来上课的人确实很积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少,最终一个都没了。

夜间的扫盲课堂也不再开始。

“本来就不需要每个人都会,有兴趣的去学就可以了。”

“我这边也找人问了资料,也是相关的知识,到时候知青去上课的时候,可以带着我的资料去。”

大队长将王秀的资料收下了,脸上再次扬起热切的笑容。

“咱们村能发展真是多亏了你啊!”

王秀对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感觉,同大队长随意寒暄两句,很快就离开了村委。

王秀其实也统计过自己的时间,她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写稿子,两份稿子,一份投给报社,一份在网上发表。

大家看着她虽然很闲,但是就王秀本来来说,还是很忙碌的。

而真正忙碌起来后,王秀也就不太记得其它事情了。

而炎热的夏天过去,时间再次来到金秋十月,地里的庄稼成熟时,好几个月之前,大队长说过的要来他们村劳动的人,终于姗姗来迟。

一行一共五个人,有一对是夫妻,剩下三个则是三个老头,看年纪怎么也要六十岁以上了。

这些人是村里开着拖拉机从县里拉回来的。

因为这些人来的时间推迟,所以村里已经准备好了房子居住,不用暂住到李家。

而晚上大队长便因为这个事情再次开了一场全村大会。

这两年大队长经常开大会,村里人大都已经习惯了。

每次开大会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的小板凳还有没做完的手工活,三三两两做到一起。

而且现在的天气还不是太冷,刚吃完饭,出来走走,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而大队长这次开会并不需要大家举手表决什么,这次主要是和村民讲一讲这些人过来到底做什么,还有为什么这么晚才来。

大队长第一次开会说起这些下放的人的时候,好像还在年初,当初村民们为这些人的住处都快要起争执了。

但是这些人来的太晚,村民们最开始挣得那一口气,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

因此大家虽然还是对这些人很有好奇心,但也没有那么期待了。

而这五个人之所以来的这么晚,是因为通知下达后,这五个人在半路上被转去了农场。

在农场几个月后,又因为各种原因转了回来。

那一对夫妻是从始终就一直在一起的,从大城市里被下放到农场,然后辗转来到李家村,夫妻两人一直都没有分开。

而剩下三个人,除了有一个最开始就是单身下放外,另外两个人本来也是有妻子的。

但是最终却在农场去世了。

农场的劳动强度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从城市里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到掰成农场里的下放者。

不说两者之间劳动的区别,就是这个高度落差,就足以让人气闷。

本来路上就一路颠簸,因此到农场几个月的时间,就接连去世了两个人。

也正是因为两个人接连去世,几个人一直向上反应。

最终将几个人从农场调了出来,按照最原始的计划,将人重新拉到了李家村。

“那这几个人能来干啥?能像知青一样教我们种地吗?”大队长的话音不过是刚刚落下,人群中便出现了新的问题。

“这五个人,有两个是英文老师,有一个是俄语老师,以前在国外留学过。”

“回国之后,仍旧对国外念念不忘,这么多年一直通信不断,想念资本主义,从思想上就错了,所以才会被下放改造。”

“另外两个一个是大商人,一个也是思想不正确,在报纸上说了很多不正确的话。”

“这五个人里没有像知青那样专业学习农业的,教不了你们农业知识。”

“而且领导已经将这几个人的任务安排好了,为了让这些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所以需要干最累最脏的活儿,所以以后我们村挑粪养牛这个工作,以后就正式交给这几个人了。”

大队长的话音落下,下面讨论的声音更大了。

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

有些是惋惜知识分子竟然也要做挑粪工,也有议论觉得牛也是村里的重要资产,这几个人从来没有见过牛,别到时候将牛养死了。

“秀儿,你觉得这到底是啥情况,大队长说那几个人都是大学老师呢。”

“大学老师还能犯错?还犯错这么严重?”李大嫂抱着自己的闺女,低声询问王秀。

“这要是大学里这么多坏人,那以后孩子上学,万一被教坏了怎么办?”

李大嫂生完这一胎女儿之后,一直没有再怀孕,现在女儿虽然还没有上学,但李大嫂最关注的就是上学的事情。

“大嫂,你别担心,知识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人。”

“而且我听说现在大学已经停课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开。”

“再说等侄女儿上大学怎么也要二十年,二十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李大嫂听到王秀的安慰,勉强静下心来,低头去看正在玩玩具的女儿。

王秀的心思却已经不在大队长的讲话上了。

她虽然并没有见到五个人的具体模样,但或许是固有的印象,她觉得能来寻下放的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这些人是时代变革下的产物,并不是他们本身有问题。

大队长将几个人的来历简单讲了讲很快就散会了。

拿着小板凳回家的路上,李成祥却很有感触。

“这要是早来几个月,村里人的态度说不定会不一样。”

早几个月的时候,学校正是缺老师的时候,别管这些人在大学里是教什么科目的。

但是既然是老师,那么肯定就能在学校里教学生。

但是这几个人晚来了几个月,学校里虽然也就来了李芝一个老师。

但是也确实够用了,那么这些知识分子就没有那么珍惜了。

“我们村里的人,大部分还是和善的,虽说有些可惜,但至少没有人会去主动为难。”

王秀琢磨着找个时间去看一看几个人,尤其是两个英文老师,王秀很好奇。

她早先在网上报了外教课,但是课程现在已经结束了。

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曾练习英语了,也不知道退步了没有。

不过在见这几个人之前,王秀还是决定先看一看大队长的态度。

如果大队长虽然不赞同,但是不阻止,王秀觉得自己就可以频繁接触一下。

但如果大队长的态度很坚决,王秀觉得自己还是在观察观察再说。

而等第二天王秀去村委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大队长正对着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中年男子说些什么。

“这是来我们村的知青王正同志。”

王秀有些好奇地打量了一眼,不管是他们村,还是周围几个村子,来下乡的知青大都是年轻人。

小的十几岁,最大的基本上也不会超过二十五岁。

但是面前这个人看着怎么也都要三十岁了,按理说这个年纪,就算是城里人也应该安家立业了,竟然会跑过来做知青。

看着就让人稀奇。

王正不知道王秀心里的嘀咕,礼貌地同王秀打招呼。

大队长满意地点头,看向王秀,“你先帮我把这位王知青带到知青点去,我这边还有点事情要处理,走不开。”

王秀没有拒绝,带着对方从村委办公室离开。

王正是个很健谈的人,去知青点的路上一直在询问王秀问题。

但是问题的重点却落在了昨天刚刚过来的几个下放的人身上。

王秀连几个人见都没见过,自然回答不出什么。

只好带着王正越走越快。

路上还正好遇到出门溜达的何老太太。

老太太的头发一丝不苟地竖着,手上拿着的拐杖也干干净净。

虽然是出来遛弯的,但是走出了出来巡视土地的架势。

王秀简单和老太太介绍了一下王正,两拨人很快擦身而过。

王秀一心想要摆脱王正不断询问的问题,没有心思关注其他。

自然也就错过了老太太在看到王正之后,眼睛里的震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