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六零祠堂通现代,奶奶穿越忙不停 > 第84章 相似度

Video Cover Image

第84章 相似度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六零祠堂通现代,奶奶穿越忙不停!

第84章

“你这确实是个想法。”对于王秀的想法,大队长表现出充分的肯定,但心中的迟疑并不少。

想要东西进行深加工,他们也需要有技术和方法的。

但他们村里显然并没有。

他们村里家家户户的枣树,除了每年集中收起来贩卖到固定的收购点之外,剩下的红枣自家留着,其实吃法也很单一。

他们过年的时候,会专门蒸红枣馅的包子。

红枣花生还有大豆等东西,专门蒸一锅。

因为红枣本身就甜滋滋的,因此就算蒸的时候不放糖,也是一个很受欢迎的食物。

年初蒸出来的包子,基本上都可以吃到正月十五过后。

大队长家的包子,早两天也不过是刚刚吃完。

“大队长,方法和加工流程,我可以帮着打听打听。”

“之前在省城也认识了个朋友,可以帮着打听打听消息。”

“大队长,我是觉得咱们这个路是真的不能再拖了。”

王秀的语气也很无奈,自己之前因为这条路的缘故,专门找过大队长,但是一直到现在大队长对修路这件事情都显得很纠结,很不积极。

“那这件事情就麻烦你了,如果你能找到,我这边就开始联系批发枣树,顺带再带点桃树和杏树。”

枣虽然划算,但是三个大沟呢,也不可能全都变成枣树林,到时候如果生病了,都不好治,还是应该多样化发展才行。

“那我先打听着,有了消息之后,我在和您说。”王秀一口应承下来。

有时候在六零很难打听到的消息,在现代不过是动动手指上网的功夫,就能得到很多答案。

“如果加工的话,肯定也是需要机器的吧,机器应该要不少钱吧?”

事情答应下来之后,大队长又显得纠结起来,毕竟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

大队长实在是舍不得。

“大队长,咱们村的路是实在不能拖了,拖拉机再换几次,估计都要报废了吧?到时候重新买一个拖拉机的花费,说不定比修路的花费还要多呢。”

“我知道,我知道的,等我们开个会,我就组织人手开始修路。”

大队长脸上的表情显得很痛苦,但好在口头上终于应承下来。

其实不止是通向公社的那段路需要休整,整个村子是由四条大路贯通起来的,这四条路也是需要休整的。

“我早就说应该修路了,他这里不行那里不好,就是路还能忍忍,现在好了吧,这次修路估计更是一场大战了。”王秀和大队长媳妇一起出了村办公室。

留下李成祥在房间里和大队长说起现在学校的情况。

“大队长每天为村子考虑的事情太多了,难免有顾不上的地方。”大队长媳妇可以抱怨大队长的缺点,但王秀却不能应和,只能反其道而行之,从另外的方面来夸赞大队长。

王秀回了家,从衣柜里拿出来两条裤子。

这是之前下地的时候弄破的裤子,本来说等过完年之后自己补一补,但是王秀一直没有抽出时间。

况且现在村里有了公共的缝纫机,王秀也不想自己缝补了。

索性拿着衣服和布料去了缝纫机的地方。

摆放缝纫机的房间不大,但好在窗户很明亮,缝纫机也摆放在距离窗户很近的窗边,视线上比较明亮,并不会妨碍眼睛。

选出来的缝纫机的使用人,是姚家的一个媳妇钱娜,从另一个公社的村子嫁过来的,嫁过来已经有五年了。

现在儿女双全,公婆都是讲道理的人,家里除了两个孩子全都是壮劳力。

因此生活条件,在村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次能够入选成为使用缝纫机的人,钱娜整个人都十分振奋,每天都早早过来,将每一个需要缝补的衣服,都用缝纫机缝补的十分仔细。

而且因为钱娜简单认识一到十的数字,因此每天结束的时候钱娜还会记账,记录每天丝线的消耗。

丝线两个字钱娜不会写,还专门画了图,变成一个只有自己认识的账本。

每隔几天,看到妇联主任的时候,都会定时向妇联主任保障。

让人十分放心和安心。

妇联主任现在每天在外面说话的时候,只要提起钱娜这个人,言语中就全都是夸赞。

“王秀你来啦?是衣服坏了吗?你先放那里,我一会儿就给你做。”

王秀来这里的时间点还是比较早的,此时的钱娜也不过是刚刚到。

正拿着自己手中的抹布,仔细擦拭着缝纫机。

不让缝纫机有丝毫的灰尘,呈现出透明瓦亮的状态。

钱娜一边干活,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应该是无意间从村里的大喇叭那里听来的。

看向缝纫机时,眼睛中全都是喜爱,整个人也显得很沉静。

“来,我好了。”钱娜擦完缝纫机,发现王秀还没有离开,十分顺手地接住王秀手上的裤子,仔细看了一眼裤子损坏的地方。

“来,在这里画个圈。”钱娜拿出一个名单,指着王秀的名字。

这个名单上,足足有两张,王秀在第二张靠下面的位置,下面一个是李成祥的名字,上面是两个哥哥嫂子的名字。

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有一行空白,如果有人来这里缝补或者做衣服,就需要在名字后面画上圆圈,证明自己的使用次数。

这两张名单上,只有十五岁以上的人。

十五岁以下的,只要不是家里人都出了问题,能用的次数都是需要和家里人均摊。

他们李家村十七八结婚的人很多,结婚后,媳妇的名字也会陆陆续续写上去。

王秀大致扫了一眼,发现不少人的名字后面都已经出现了圆圈。

应该就是这两天来缝补衣服的。

而最让王秀感到奇怪的,并不是名字后面的圆圈,毕竟这个圆圈都是不同时段画上去的,虽然有大有小,但整体上并不算有什么大区别。

真正看起来奇怪的是每个人名字前面,还有不同的标记。

有的是小花有的是小草,有的分不出是什么。

“这是什么意思?”王秀指着自己名字前面的标记,看样子是把蔬菜。

“这是我自己画上去的。”钱娜看王秀问出来,神色上有些不好意思。

但依旧很详细地和王秀解释。

因为认识的汉字有限,钱娜不可能记住村里的每个人叫什么。

因此前面的标记是她画下来的,将每个人的名字,变成相应的图画,来帮助她记忆。

王秀名字前面是一把蔬菜,是因为钱娜认为王秀和李成祥让村里种出了大棚菜,李成祥的名字可以用一张课桌来表示,身份很好辨认,所以在标记王秀名字的时候,就画了一把蔬菜。

而且按照现在名单的收录,一般情况下,夫妻两人都是在一起的,因此只要能认出来一个,另一个也不会轻易被认错。

“确实是个很好的方法。”王秀将名单上的各种标记全都看了一遍。

这些标记,在她看来是一些乱七八糟让她记不住的东西,但是对于钱娜而言,却能够快速辨认来人。

“这段时间村里开的扫盲课程,我一节课都没有落下。”

“已经新认识了好几个人的名字了。”

“我觉得等到这个名单换新的时候,我就能把大家的名字认全,不需要这些标记了。”

钱娜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眼睛显得更亮,连踩缝纫机的力度都感觉变大了。

“村里有说扫盲班的课程到什么时候吗?”

村里的扫盲班是在学生们放寒假之后开始的,基本都是白天上课。

可是现在寒假要结束了,两天后就是学生开学的日子。

学校的教室肯定不能再用了,但是王秀并没有收到扫盲班停课的消息。

扫盲班的课程,和李成祥的关系不大,都是村委的人商量之后制定出来的上课范围和内容。

李成祥去当过两节课的老师,但王秀没有怎么关注。

“还没有说要停课的事情,据说大队长准备等学生开学之后,让扫盲班变成晚上上课还有周末上课。”

不过这个想法还没有确定,大队长还在考虑之中。

因为村里的成年人,每天都是需要上工的。

白天上工晚上读书,很耗费人的精力,因此扫盲班肯定每天都会出现大批量缺课的人。

晚上上课,还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费,这也是一笔花销,大队长暂时还在考虑之中。

“扫盲班是根据我们的名字来教的,因为我们村大部分的人都姓李赵和姚,我最先认识的也是这三个字。”

“第二认识的就是我的名字了。”

说起扫盲班,钱娜可以滔滔不绝说说一天,而且不受人打扰。

在李家村的人,除了王秀这些本来就认字识字的,剩余的人全都参加了扫盲班。

钱娜想说的事情,别人也全都知道,这样的情况下并不能良好满足钱娜的倾诉欲。

钱娜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还专程向娘家人也炫耀过李家村的扫盲班,但是娘家人的兴趣都不大,所以钱娜感觉十分失落。

而现在王秀的出现,是个完美的倾听者。

王秀对扫盲班的事情有兴趣,但是自己没有去扫盲班上过课,所以想要通过她,对扫盲班有更多的了解。

正好完美符合钱娜的要求。

两人一个说,一个听,正好相合。

而钱娜在表达自己倾诉欲的时候,自己手上的功夫也半点都没有落下。

很快将王秀递过去的两条裤子补好,递给王秀。

因为都是同色系的布,从远处看,一点都看不出之前缝补的痕迹。

“我这布你好像没用?”王秀专门拿着同色的布来补裤子,但现在看好像一点都没有用过。

“这两条裤子用不了多少布,已经补好了。”

缝纫机开始上工之后,钱娜也遇到了不少相亲过来做新衣服的人。

有时候布料不合适,这里裁掉一个边角,那里裁掉一个边角,积少成多就落在了钱娜这里。

再加上王秀拿来的这两条裤子,需要修补的地方本来就小,钱娜轻而易举找到了两块可以替换的碎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