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无名三国志 > 第118章 今天是初七

Video Cover Image

第118章 今天是初七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无名三国志!

【水镜庄】

吴明和吕娟回到了水镜庄。

郭襄高兴的不得了。

司马徽笑道:“终于回来了,好好再陪我喝几回。”

【后院】

宴席结束,吕娟和郭襄已经离开,剩下两个男人继续喝酒。

“所以,你早就知道太史慈今年会死?”吴明问道。

司马徽点了点头。

吴明心中一凛,“你居然知道这么多事情,甚至包括别人的生死……”

“知道的太多,其实也不好。”司马徽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吴明轻轻摇了摇头,“所谓看透人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你回来之后,一直心神不宁。”司马徽说道,“太史慈的死,对你影响这么大吗?”

吴明迟疑片刻,“其实……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司马徽问道。

吴明说道:“我好像睡了一个不该睡的女人……应该说是女孩,她才十几岁。”

“好像是什么意思?”司马徽问道。

吴明挠了挠头,“我不确定……当时我们都喝醉了。”

“那我就当你是睡了。”司马徽说道,“然后呢?”

“这女孩以后是要嫁人的……”吴明不安的说道,“我担心,这件事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只要你没把人家肚子搞大,也不算太大的事。”司马徽笑道。

“我觉得……这事可能很大。”

“你到底睡了谁?”

“孙权的妹妹,孙香。”

司马徽手里的酒杯掉到了地上。

他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吴明,半天没有说话。

【公元207年,邺城】

吴明三人回到邺城的时候,已经是春天。

虽然他们长时间不在,酒坊的生意却随着城市的兴盛越来越红火。

曹操派人把马送回来了,两匹马都养得很好,膘肥体壮。

吴明又让马钧帮忙做了两套高桥马鞍,马镫自然也不能少,这样家里每匹马都有一套。

去年在冀州北边和幽州的两条河渠已经竣工,一条平虏渠,一条泉州渠,预示着曹操又要有新的动作。

曹操为了彻底统一北方,解除后患,意图北征乌桓。

乌桓又被称作乌丸,属于游牧部落,长期袭扰边境,占据了幽州北部三郡大片地区。其首领叫蹋顿,骁勇善战,颇有才略。蹋顿之前因为帮助袁绍消灭了公孙瓒,被袁绍赐封单于。袁绍这个事做的十分不地道,放在后世,这罪名不仅是勾结境外势力,还假借中央名义承认边疆独立。袁熙袁尚两兄弟逃到这里,又带来了大量汉族人口,使得乌桓实力大增。

这个时代,一里相当于后世的415.8米,柳城和邺城之间,直线距离将近一千九百里。北方贫瘠,道路难行,远征面临的困难之大,前所未有。

很多将领对此都有顾虑,觉得袁家气数已尽,乌桓不足为虑,再就是一旦大军远征,南边那个贼心不死的刘备一定会怂恿刘表偷袭许都,风险巨大,恐怕得不偿失。

当然,郭嘉有不同意见。

他认为,乌桓虽远,趁其不备,定能一举歼灭。目前北方四州尚未稳定,如果放任乌桓不管而掉头南征,蹋顿和袁家兄弟就会趁机作乱,卷土重来。而荆州那个刘表,自知才能有限,无法驾驭刘备,所以对刘备既不信任,也不敢委以重任。这两个人根本就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即便因大军远征导致后方空虚,刘表也不足为惧。

【许都】

曹操的奏表到了荀彧手里。

荀彧很纠结。

之前曹操就上过表,历数荀彧的功劳,将他夸到了天上去,要求皇帝增加荀彧的食邑。

荀彧本来要推辞,结果拗不过曹操一个劲的劝,于是荀彧的食邑增加一千户,前后共计二千户。

这次曹操又上表了,要求给荀彧升官,让他做三公的职位。

所谓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除了一个大将军的武职之外,这三个就是最高品级的官员。能位列三公,实乃最高荣誉。

可是荀彧不想升官。

这件事十分耐人寻味。

荀彧现在的尚书令,虽然官职低一些,但是掌管政令,实权在握,是朝廷运作的核心岗位。荀彧是个汉臣,而且毫无疑问是个忠臣,他既忠于曹操,更忠于大汉。只要荀彧还在这个位置,他就可以稳住局面,协调曹操和皇帝之间微妙的平衡。而现在,曹操有了新的大本营之后,想把荀彧从这个位置上调离,用意颇深。

荀彧反复思量,终于作了决定。

他写信给自己的侄子——曹操身边的荀攸,让荀攸向曹操推辞。

一连推辞了十几次,曹操终于作罢。

【留香居】

这一天,来了一个熟人,韩浩。

“夏侯将军怎么没来?”吴明问道。

“去年平定河东叛乱之后,夏侯将军就回了许都。”韩浩笑道,“他是曹家的定海神针,要坐镇大后方,曹公就让我留在了邺城。”

喝了吕娟上的茶,韩浩又嚷嚷着要喝酒,于是吴明就让郭襄安排酒宴。

韩浩感慨道:“你这小子出息了,现在家大业大,还有这么好看的妻妾伺候你,真是让人羡慕。”

吴明笑道:“我一个酒商,哪里值得你羡慕。你现在受曹公重用,以后发达了,不要看不起我就好。”

酒过三巡,两人聊起曹军即将远征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