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BE夫妇重生后,郡主不扶贫了 > 第173章 盐运

第173章 盐运 (第2/2页)

“我真没有!”她最近什么也没有做,也做了一些?可那些事父亲根本不会知道。

……

安国公看到夫人跟着女儿一块进来,还一副‘别怕,娘在’的神色,就有些头疼。

可这一点他也有错,明知道夫人是个护孩子的,他年轻时因为公务繁忙,还是不管不问的将孩子交给夫人照顾。

在夫人眼里孩子是没有错处的,犯错的都是别人,养的这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不懂事。

哎,说这些有什么用,一把年纪了,好在,有一个勉强还过的去吧,虽然是个女儿,但总还能体谅家里的难处。

“女儿见过爹爹。”宋初语想着最近的事,的确没有让父亲暴跳如雷的地方。因为大哥的婚事?倒是有可能。

“起来吧。”

“谢爹爹。”

宋夫人不满意:“她还怀着身子,不能久站,让她坐。”

安国公无奈:“我找初语有正事谈,你去忙吧。”

“我也没事,坐一会。”

安国公管不了夫人也不管了,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宋初礼那个样子,也不让打一下,慈母多败儿,算了,算了,说好不想了,徒惹闲气:“最近民盐的事情,听说了吧?”

宋初语蹙眉,从天德八年起,食盐价格一路攀升,从五十文涨到一百文,最高时达到八百铜钱的高价,这件事并不是一过性的,持续五年之久,而且一年比一年价格离谱,相当于大夏国一半人家吃不起盐,平民因此患病,苛捐杂税应运而丛生,从一粒盐,几乎撬动整个大夏的根基。

对此她不是没有预见,外海之中,她也发现了几个盐岛,现在上京城盐价还能维持在一百文左右,与这几个盐岛息息相关。

但这不是关键,盐价在历朝历代都是如此,盐价的高低涨落与沿海城市的食盐储备量没有任何关系,关键的是从沿海运往内陆诸郡的成本,一趟下来,本来十文钱的东西涨到百文是稀松平常,就是她用官府的文书来运都要到这个价格才有利润,更何况官府和其它商家。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甚至不用谁暗地操控什么,盐价隔一段时间,就会这样成为大问题。

去年因为灾民得以寒冬时归乡,让这件事爆发晚了几个月,现在各地盐价最高控制在一百五十文,远不到上辈子翻一倍的地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听说了。”她也在找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

宋夫人闻言,悄悄退了出去,到外面守着。

安国公叹口气:“前几天,太后将我和清远叫过去了,说的就是这件事。”

宋初语闻言猛然抬头看向父亲,又收回目光,不算意外,清远解决过上京城灾民的问题,太后病急乱投医不是没有可能!

可,清远上辈子执掌南地,多沿海城市,盐价相对平稳,但也只是相对,远离沿海的城市,盐价也一直波动不断,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在众多盐商中,前期因为竞争激烈,利润不高,有的甚至赔本经营,但只要这个环境一被打破,涨价是必然趋势。

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价格压在一个不至于死太多人的价位。毕竟就是国库贴,也贴不起如此庞大的年复一年的营运成本。可鼓励私盐的下场,一样万劫不复:“太后太为难爹爹和清远了。”现在已经是最稳的局面,只要不超三百文,就不至于有大乱,而这个价位,她应该有能力再维持五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