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 第344章 改变和迁都真的很烦人

Video Cover Image

第344章 改变和迁都真的很烦人 (第2/2页)

特别是在农村,女子若能挣钱,能养活家人,那家族地位相对会提高不少。

相对地,女子的家族地位提高了,也会支持女儿晚几年嫁人,支持女儿学一门手艺,而不是将女儿视为‘赔钱货’……

大力推广女医护、女子技术学校、训练能跟随军队远征的女医护,提高全民卫生习惯,特别是偏远山区,瘟疫爆发高的地区,将瘟疫彻底扼杀……

她说一条,陈落雪等人就记一条,这些事情也许一年、两年看不到成果,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天下人定会看到女官们的功劳,认可女官的存在。

至于万书阁、墨门学院等机构,同样也在担心,他们不被长安的权贵所容,这些人沈冬素可没有去安慰他们。

你们又不是小姑娘,还需要人安抚一下。本王妃给了你们一个登上舞台的机会,能不能长久地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得靠你们自己去争取。

就像她跟陈落雪说的,未来的幽州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好。

她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大夏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士族门阀必将没落。

权贵的能力必被削弱,寒门崛起正当时,旧的东西势必被打破,而新生的东西你们能不能抓住,就看你们自己的能力了。

哪怕到了今日,沈冬素依旧有着很清醒的认知,就是她在医学上面能称得上专业,在这个时代,美食方面,她也能当个师父。

但别的行业,她只配当指路人,连领路人都做不到。

而凌墨萧越是信任她,她越不敢乱指挥,同时在幽州苟发展多年,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全新的东西,你不能在它没成长之前将它曝光,那样会有很多外力来阻碍它成长。

只有让它默默长成,能震慑万物,能有自保的能力,才能将它公之于众。

就像蝉在漆黑的地下埋了多年,只有结茧重生,长出翅膀,才会飞到地面。

沈冬素知道长安好边在全力反对迁都,同时那些人因为害怕凌墨萧,不敢怪责于他。

那就要为他这‘妄为’的行动找个借口来怪罪,也就是找个人背锅。而她明显很合适。

‘定是凌王妃蛊惑了凌王’,相信这样的话在长安已经传遍了。

她以前不怕得罪那些权贵,现在更不可能怕,管你们说什么,你们闹得越欢,凌墨萧越能认清,长安和幽州哪个更适合做京师。

凌墨萧本来就嫌弃长安的那些人,恨不得将长安的权贵、士族、门阀打碎了重捏。

前有先帝被废帝害死之事,这事废帝党自然是参与了的。

再有凌王和废帝长安一战,这些人要么作壁上观,要么明着站废帝这边,凌墨萧虽然事后没有追责。

因为他一心要回幽州去打高丽。但你们再闹腾下去,把他彻底惹火了,那情况就不好说了。

所以沈冬素一点也没将长安那边视为压力,倒是听说太皇太后,呃,她是真长寿啊!

一年之内送走三个后人,先帝、太子、废帝,她还活得好好的。

她是最支持凌墨萧迁都的,但她的要求是,要优先建她的宫殿,并且她要最早一批到幽州。

同时劝凌墨萧,没道理称帝之后,后宫还只有一个女人。

之前她送去的那些女人,你看不上也没关系,但首次选秀,得她来把关。

再则如今都反对迁都,但卢家是支持他的,只要他重用卢家,有卢家支持,迁都的事要顺利很多……

凌墨萧很耐心地听她说完,然后表示幽州的后宫还得几年建,且幽州太冷不适合老人居住,太皇太后先安心在长安住着,等后宫建好后再来接她。

同时明显表示,他登基后当以国事为重,外敌未灭,内患未除,他没有心思选秀,选秀的事不必再提。

至于惩戒卢家,那是先帝亲自下的旨,他还未登基,怎么能违背先帝的旨意?

一句话,你就安心在长安养老,别闹妖蛾子,太皇太后该有的尊荣我不会少你的。但你想到幽州闹事,那还是早点死心吧!

太皇太后又气又懵,私下骂他不知好歹,把沈冬素那个农女当个宝。

而听说凌王拒绝了太皇太后,那些本来讨好她的世家女,顿时都不再讨好她,这一点又让太皇太后愤怒不已。

本以为这是卢家再次掘起的机会,没想到凌墨萧这么油盐不进。

凌墨萧觉得长安这边的事,全都是耗精力又费神的破事,应该带庞先生来的,他最擅长处理这些事。

至于他自己,恨不得立即飞回幽州。

也不知道大宝小宝怎么样了?听说出牙发烧后,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肯定瘦了不少。

要是没有长安的破事,他今年就能灭了高丽,三年内必灭新罗和倭国。

而现在又要重新开始,并且他登基之后,御驾亲征也不像之前那么自在。

他一火大,就召集百官,迁都的事赶紧给我拿出章程来,要快、快、快!

比起墨迹的官方,商人的速度就快多了,一看迁都已经是定局,大商行也顾不得冰天雪地,立即就往幽州赶。

同时再次羡慕姜家的好运气,谁能想到,当年靠女儿嫁给一个三等侯。

才在江南商场站稳脚的姜家,追随凌王之后,不光封了爵,还成了新皇城最大的商家。

最先赶到幽州商家,很快发现幽州城巨大的市场空白,这里竟然没有青楼,没有赌坊!

我的老天爷啊!堂堂皇城,没有青楼妓馆赌坊,哪能叫皇城?

当即有人准备买地盖楼,同时派人到江南,买一批训练好的姑娘来。

他们要开第一家青楼妓馆,新皇城巨大的利润等着他们捞啊!

可等他们找官方人员一问,对方直接将管事的头按到刻着幽州铁律的石碑上,骂道:

“你特娘的不想活了是不是?给老子看清楚,看完抄一遍,抄完背下来!”

“幽州城,全面禁止人口买卖、青楼暗娼、赌坊博彩,最烦你们这些外地来的乡巴佬,一点规矩都不懂!”

我可是长安最大的商行管事啊!竟然被你们称为乡巴佬!

但是,这幽州铁律也太特立独行了吧?

什么时候开青楼都违法?从古至今,青楼都是当地最大的税收行业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