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为你心动,永远 > 第89章 实验遭遇挫折倪栋愁眉不展,家庭才是港湾爱人贴心温暖

Video Cover Image

第89章 实验遭遇挫折倪栋愁眉不展,家庭才是港湾爱人贴心温暖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为你心动,永远!

1、

“不过支出也很大!”倪栋倒还冷静,“现在公司有60来人,下设8个部门,日常开支就不少,我们还得不断的采购设备、不断的进行系统升级,还要支持那么多课题组来做实验,开销就更多了。”

魏馨一面听、一面点头,“是啊,家大业大、开销自然也大!”

“不过沈总、刘会计都是精打细算的老同志,蔡总更见不得铺张浪费,他们说能有结余就一定能做到。”倪栋宽慰着。

“那、那也不够买楼呀!”魏馨有点着急。

“所以嘛,公司准备向魏馨女士和贺小菊女士借款,付利息的哟,年息8%怎么样?”倪栋玩笑着说。

魏馨恍然大悟,“哦——明白了!这样一来办公楼可以盖好,借款慢慢还就好了!”

“同意借?”倪栋逗着爱人。

“废话!本来就是你挣来的,我不过是替你保管罢了!”魏馨故意说的低微。

倪栋不干了,“这话说的,你就是咱们家的财政部长,钱到了你的账户上就归你管,我啥时候用钱不都先请示吗?”说罢挤挤眼。

魏馨笑了,“好了,我当然知道了,随时给你备好。”

两人开心的对视一眼,默契的吻了吻,亲密的搂在一起,看着怀抱中的孩子。

倪栋继续说:“现在公司正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科研所有了、设计部也准备成立。”

“老公,你不是说要搞个化工设计中心吗?怎么改了?”魏馨问。

“哦,是蔡总的建议,目前公司的设计任务不算太多,有两三个人足够,所以先成立个设计部,以后再搞大的。”倪栋解释道。

魏馨赞许道:“这个蔡总真是个好当家!”

倪栋笑笑,“他们那个年纪的人不管在哪里做事,都有一种自发的主人翁意识,蔡总、沈总、姜总还有焦总都是这样的,拿蔡总来说,立川园区项目建设实际负责人,加上他家就是立川的,很多亲朋故旧都来找他,找工作的、干工程的、供应原材料的,甚至想承包食堂的。”说到这儿,两口子都笑了。

魏馨笑着说:“确实麻烦,哈!”

“可不是嘛,我听着就上火,可是蔡总很老练,客客气气的接待、耐心细致的解释,到最后都得按制度来。”倪栋说。

魏馨夸赞道:“这个蔡总真的负责呀!”

“我跟他说过,员工尽可能本地化,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也要尽可能在本地采购,不要为了节省费用故意压低价钱,当地人也不容易。”倪栋说道。

魏馨点点头,“是啊,他们的生活确实不容易。”说到这里她收敛起笑容,抬起头眺望远方,似乎想到了什么。

倪栋一下子就揣测到了爱人的心意,赶紧宽解,“你不用想的太多,可能很多事情并不是咱们想的那样。”

魏馨淡淡一笑,摸了摸爱人的手,“我没事,老公。”

倪栋顿了一下,说:“我打算过几天去看看他。”

魏馨知道那个“他”是谁,慢慢的点点头,“知道了。”

“还有,我跟魏珉提过,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倪栋轻轻的说。

“他怎么说?”魏馨问。

“魏珉说他不想去。”倪栋答道,“我没有问他原因,我觉得咱们应该尊重他的决定,你说呢?”

“我知道,你说的对,老公。”魏馨轻声答道。

魏珉已经完全融入现在的生活,他已经知道了很多过去不了解的真相,都是李萌萌告诉他的,他非常痛恨“那个人”,甚至认为妈妈的死也是“那个人”造成的,他爱姐姐、爱这个家庭,爱嬢嬢、爱闫伯伯,他们对自己那么宽容,给了那么多的温暖,他想永远忘掉“那个人”!

2、

订制的设备到了,真是个大家伙!安装部的老邵联系了华蓉周边的两支安装队和多台大型设备,精心组织、统一号令,连着干了三天两夜,总算是安装到位,人也快累瘫了!

这个老邵家是黄平的,以前在企业搞安装,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几年后终于有了一支八九个人的安装队。老邵跟纪思明认识,华蓉园区安装工程基本上都交给他干,工程费不压价、款项从不拖欠,大家相处的都很愉快。

慢慢的老邵发现,这园区里的公司一个比一个牛逼,搞技术的不是硕士就是博士,搞管理的不是当过车间主任就是干过生产厂长,工人的薪资福利比黄平市的公务员还要强;来园区参观的各级领导是一拨又一拨,都夸这里是真正的高科技公司,为华蓉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等等,老邵真的有点儿动心了。尤其跟倪博的接触后,发现人家真是个好人,那么大的学问、那么大的事业、那么有钱,可是见到他和手下的弟兄从来都很客气,嘘寒问暖,逢年过节办福利还特意叮嘱给他们也算上,弟兄们都挺感动,私底下都说,“倪总是个博士,对咱们从没有另眼相看,跟他说话可暖心了,与其饥一顿饱一顿的揽工程、讨生活,不如也加入人家倪总的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

老邵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咱们一群大老粗,人家倪总能瞧得上吗?后来还是没忍住,把想法告诉了纪思明,老纪知道后把这个事说给了倪栋,两人一商量,老邵这个人不错,朴实厚道,水平高、经验丰富,手下这帮人也都很专业,以后公司这方面的事情少不了,需要有这样一支队伍,这么的,去年9月,也就是立川园区开工前把他们全部招进了公司,成立了安装部,老邵担任经理。一办进来,每个人的薪资、社保都是按月到账,加班有补助、完成任务有奖金,该拿的钱一分没少、一天也没拖欠,弟兄们都说该早点儿来了!

看到大伙儿挺辛苦,倪栋一面让人安排好伙食,一面额外给施工队的每个人发了红包,随后焦总安排人把水电汽都送过来,孙工、小钟等带人与设备连通,按照回路逐步调试。小钟跟这个项目已经两年多了,从小试到中试是一次也没落下,他对干成这个项目的信心比倪栋还足!

姜总等人也每天都过来,看见这么大的设备很感慨,“这一台聚合釜的生产能力比他们当年在氯碱厂的大十倍!如果都生产成特种树脂,一台设备创造的利润比他们一个分厂都多!”

这绝不是恭维,确实是存在多年的事实,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一个化工企业的人均产值是中国同类企业的40倍,甚至还不止,利润当然更可观,所以,科技进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多么迫切的!

5月中旬,聚合釜进行运转实验,也就是釜内注水、升温搅拌。开始还都挺正常,忽然小钟敏锐的听见一声异响,尽管声音很低,他还是注意到了,神情紧张的在操作台上慢慢查找,结果那个声音一直没有再出现,别人问他是不是听错了,小钟弄得也不敢确定。

设备还在运转,倪栋和孙工在控制室,康永祺也在,他指着操作系统界面上显示的工作参数说:“你看,都在正常范围内。”

倪栋没说什么,聚合反应需要六个小时,现在只是带水运行,还不到一半时间,不能过早下结论。孙工告诉倪栋他到平台上看看,说罢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倪栋便透过控制室的玻璃窗看到孙工来到了平台二层,这个聚合釜体积巨大,光平台就有十米高,分了三层。

孙工在平台上慢慢的走、仔细的听,有经验的都知道,搞化工的人必须掌握“看、听、闻、摸、问”这几项本领,跟中医的“望闻问切”差不多,不过搞化工生产可比医生看病危险的多。忽然,孙工停下脚步,原来他也听到了一声异响,尽管声音不大,他很警觉,赶紧拿起一根铁棍放到设备上仔细的听着。

控制室的倪栋也看到了,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一边瞟着孙工、一边看着显示屏,系统显示的数据还都正常,他那里有什么问题吗?

一直到运转实验结束,那个异响再没有出现。停掉设备,倪栋和实验小组的成员召开例行会议,康永祺这边的数据分析全部正常,建议按正常计划进行;小钟把自己听到异响的事说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在哪儿;姜总认为新设备第一次启动、运行,结构部件会有磨合、挤压、碰撞,发出声音应该正常;孙工也如实报告了听到异响的事,基本同意姜总的分析,建议再做几次水试、观察观察。

随后的几天水试继续,设备一切正常,需要的原料也全部到位,倪栋决定开始正式实验。

特种树脂的生产有几个危险因素,其一,单体是有毒、易燃、易挥发的,必须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最理想的情况是单体全部聚合,这样尾气和洗水要容易处理;其二,改性剂是有机氟化物,不仅易挥发,而且是剧毒,接枝聚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必须精准控制投入量和反应温度,这才是成败的关键;其三,除了改性剂,还要加入十余种其他助剂,包括光稳定剂、热稳定剂、分散剂等,投放的顺序、数量、浓度等都有严格要求,否则反应温度会剧烈升高,轻则聚合度达不到要求、产品报废,重则反应失控,有溢釜或爆炸的可能,所以说,想把这个产品搞出来不容易、设备搞出来更不容易!

3、

6月初,江城已进入盛夏,早上起来气温就高达33c,湿度更是达到100%,坐着不动就一身汗,车间就更别提了。倪栋和参加实验的人员全都按时出现在工作岗位,尽管工作服都已湿透,但没人抱怨、更没人叫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