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422章,《阿贵正传》与青年的选择

Video Cover Image

第422章,《阿贵正传》与青年的选择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大汉历十三年一月,长安城。

贤者会之后,大汉月报就开始宣传屯垦政策的重要意义,把一组组数据告诉了天下的百姓,让他们知道现在天下面对的人口压力。

而后大汉朝廷把屯垦调子定得很高,说这是在开辟的新家园,为的是子孙后代不吃苦。

天子也专门在大汉月报上写文章,说黔中,南洋地区是能有大作为的地方,号召大汉的年轻人去这些地方开拓新家园。

戏曲团已根据大汉各地诸侯开荒的事迹,编练新的曲目,向广大农村宣传大汉四周土地的好处,像什么辽东的黑土地,插根筷子就能长出来,黔中土地一年两种,物产富饶,有甘蔗,有茶园,只要开拓出来比中原还富。河西广袤,土地容易开垦,又是西域商队必经之路,在河西哪怕是卖水也能发家致富,南洋富裕遍地是黄金等等。

长安城,杜里。

四周的村民高高兴兴的打扫戏台,因为在一天前,县里就下了通知,朝廷的戏曲团为了下乡演戏,要他们做好接待的任务。

到了下午,续集团的马车就来到杜里外。

村里正秦江和亭长黄磊前来迎接。

黄磊笑问道:“不知道团长这次给我等带了什么戏?”

秦江笑眯眯道:“老儿的孙子最喜欢听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知道今日唱不唱这一幕戏?”

带队团长笑道:“这次带的是新戏曲,叫《阿贵正传》。”

“《阿贵正传》?”秦江疑惑不已。

但很秦琴江他们就知道这新戏曲的内容,上面讲关中因为处于盛世,人口繁盛快速增加,主人翁阿贵,在关中均田之后,靠着这100亩土地,建设新房,娶老婆,他老婆也贤惠能干,一连生给阿贵生了三儿两女五个子女,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台下的戏客都能感受到阿贵发自内心的笑意。

秦江笑对黄磊道:“这戏曲好啊,讲的就是我们百姓自己的故事,这阿贵就像我们杜里的棒小伙。”

阿贵的人生几乎就是杜里百姓的生活,大汉成立以来,关中的百姓就没有再经历战争了,他们的生活也是一日比一日富裕,虽然去年的危机对杜里也造成了影响。但村民们最多是打工没有去处,少赚一点钱而已。

杜里百姓从战乱步入和平,每户农户都开始大量生育小孩,杜里的一户农家有五六个小孩都是常态,七八个也不少见,反而是那种只有两三个小孩的家族非常少。

当然有这么多小孩,也和徐帆从后世带来的医疗知识有关。

徐凡虽然不是专业的医疗人士,但互联网时代让天下每一个人知识都极其广阔,什么知识点都或多或少听说过。

徐凡把后世的消毒理念,适龄生育年龄提升,助产钳,还有剖腹产的概念(青霉素没解决,死亡的概率还是非常高,但这比一尸两命要好),都告诉了这个时代的医者,同时又召集天下的产婆进行培训,生育的风险开始直线下降到不足原本的两成,即便是有难产的事情,助产钳也能救回孕妇的命,阻止一尸两命的惨案发生。

所以这大汉很多家庭,有七八口人,一家四五个小孩的情况比比皆是,多方因素加起来,造成了现在大汉人口快速增加的景象,虽然大汉的户籍人口只有4,400万左右,但这个时代登记户籍是不会把三岁小孩算上,所以大汉真实的人口数据早就突破5,000万。

阿贵勤劳肯干,十几年来把自己5个子女养的白白胖胖。

杜里的百姓看着阿贵的小孩年纪越来越大,终于到他们成年,阿桂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老实的农户人家,同时也为自己的三个儿子盖新房,娶媳妇,()

很快阿贵的家族从三口之家变成了十几口之家,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完美大结局的样子。

但这个时候矛盾就出现了,阿贵只有100亩土地,需要养活全家十几口人,这个时候阿贵全家再努力,但日子还是肉眼可见的变得差,以前他们的餐桌有鱼有肉,现在只剩下一些白菜野菜,阿贵开始眉头紧皱,他三个媳妇也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吵得鸡飞狗跳(大致就是那种四合院的剧情,什么多吃一块肉,偷了一只鸡的剧情。)

看到这段剧情杜里的百姓各个眉头紧皱,这种事情在他们杜里也时常发生。

秦江皱着眉头对黄磊道:“朝廷现在没有田分了,老朽一直担忧家里那三个小子手中的几十亩土地够不够生活的。”

黄磊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媳妇跟他生了5个小子,这些小子还没有成年,但等他们长到了20岁,也要成家立业,自己这100亩土地肯定是不够自己家这5个小子分的,20亩地想过好日子,在关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汉的均田政策普遍已经结束,关中更是在大汉历5年就结束了。

大汉历5年以后成年的青壮。只能继续留在自己原本的家庭继续种地,但这些成年的青壮要成家要建新房,要养育自己的小孩,家庭的开支就会直线增加,但收入却不会。

杜里自然不像戏曲当中那样极端,他们还可以去城里打工,甚至还有不少人就干脆定居在城里,但杜里的村民只要看到自己家中1,2,3,4,5,6个萝卜头。忽然觉得今日的阿贵就是明日的自己。

就在杜里百姓为阿贵未来忧愁的时候。

这个时候剧情发生改变,朝廷下发了屯垦令,阿贵带领自己的二子,三子报名参加了屯垦,在河西分到了400亩土地,然后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拼命苦干,在河西扎下根了,剧情一直演的阿贵的孙子都开始娶媳妇,生小孩,在阿贵四代同堂的笑声当中结束了戏曲。

黄磊此时才恍然大悟道:“戏曲团这是要配合朝廷的屯垦政策。”

虽然黄磊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但他内心的烦恼并没有减少,与他的关系最多送一个儿子到长安城收入不错的事情,其他四个怎么办?

但要去河西屯,他又有点迟疑,毕竟关中才是天下的中心,跑到河西这样的蛮荒之地去屯垦,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黄磊还有选择的时间,毕竟他的长子也不过12岁,但秦江的三个儿子已经成年了,今年经济形势不好,三个儿子和媳妇只能窝在家里,整天为了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吵的天翻地覆,他现在的压力也非常大。

所以戏曲刚结束,秦江就问道:“团长,我们去了河西,真能分到200亩土地?这200亩是已经开好的熟地还是荒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