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良缘悖论 > 第173章 靠山

Video Cover Image

第173章 靠山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良缘悖论!

梁寒玉冷笑道:“我劝你好好说话,否则……”

那军匠立刻举起手,一副非常配合的样子:“好好好……你问什么我说什么,我一定好好说话。”

“你叫什么名字?”秦栩问。

“你们叫我小明好了。”

“……”秦栩抿了抿唇角,心想这人真是欠揍,白萧夜把他揍个半死还是轻了。

梁寒玉把手指捏得咔咔响:“把牢房打开,让老娘进去揍这厮一顿。”

那人立刻解释:“哎哎哎……别啊!我真叫小明!我姓刘叫刘明!好朋友们都叫我小明。”

“你的长相不是沙北人,虽然说汉话,但你形式做派和说话口音……你是哪里人?”

“我也不知道我是哪里人!我被人打晕了!醒来就在一片沙漠里,是一个蒙古人……不对,沙北鞑子救了我。我为了报恩,才帮他们搞了一个简易版的火箭筒,可他们工匠不行,锻造技术也不行,粗制滥造造出几个,就……烧了你们的遂宁城……”

梁寒玉冷笑道:“瞧把你给狂的!被白萧夜揍一顿真是不冤。”

“你懂西洋器械吗?”秦栩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问。

刘明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他兴奋地站起来凑到秦栩跟前:“嘿!我就说小美女与众不同吧!你居然知道西洋器械?我就是专门搞吸氧器械的啊!”

龙泉手中佩剑挡在秦栩面前,冷声斥道:“后退!”

“噢,那么凶干什么?”刘明委屈的扁了扁嘴巴,往后退了两步。

秦栩看梁寒玉。

梁寒玉明白秦栩的心思,便点头说:“跟阿朝说一声,带上这家伙走。”

秦栩等人来提走刘明的工夫,宁伯带着人已经把崔鹤明的棺木从灵棚抬出来,放到一辆大马车上。

“阿朝,我们走了。”梁寒玉对穆旭东点了点头,便策马去了车队前头,把告别时间留给了秦栩。

穆旭东走到秦栩跟前,用手背轻轻地贴了贴她的脸颊,小声说:“栩栩,一路保重。”

“你也保重。”秦栩又低头看身边的嘉平,“跟舅舅告辞。”

嘉平又要磕头,被穆旭东一把抱起来。

“嘉平乖,要好好吃饭,要听母亲和舅母的话,要快快长大。”

嘉平应道:“舅舅放心,我记住了。舅舅保重。”

穆旭东把嘉平交给宁伯,叹道:“宁伯,辛苦你了。”

宁伯忙说:“世子爷说哪里话!世子爷多保重,圣上人在勤政殿,心却在黎东。他日日盼着您凯旋回京呢。”

穆旭东又看了一眼龙泉,道了一声:“辛苦。”

龙泉抱拳拱手:“世子爷放心。我等誓死护佑秦姑娘和小公子安全。”

秦栩没再啰嗦,扶着燕墨羽的手上了马车。

车队开拔,缓缓前行。穆旭东带着崔鹤明旧部列队相送,眼看着车队消失在黄尘中,方调转马头回城。

回去的时候,为了遮人耳目,车队依旧在沧郡和幽郡分别停留,离开沧郡往荥州去的时候,秦栩便藏起行踪没再露面。

在外人看来,她是留在了沧郡,只让健龙卫送崔鹤明棺木至荥州。实际上悄悄留下来的是梁寒玉和她的五百精兵。

秦栩带着嘉平至荥州后并没有去帅府,而是直接送崔鹤明的棺椁去了将军冢。

穆鸾歌早就等在那里。

将军冢是当初黎东兵败后,跟穆虎臣父子一起死在战场的将军们埋骨之地。整整齐齐的墓碑排了半边山坡,将军冢又被称为将军坡。

将军坡下的黄土路边,站了数百人,一眼望去都是老弱妇孺。

虽然这些人年龄身高参差不齐,但却一水的孝服,个个面容肃正,连三五岁的孩子都老老实实地站着。

“娘!”嘉平看见等在路边的穆鸾歌,便从宁伯的怀里挣扎下来,跑过去扑进她的怀里。

“嘉平乖。”穆鸾歌怀里抱着儿子,眼睛却看向那车上的棺材。

秦栩走到穆鸾歌跟前,福身道:“姐姐,崔帅回来了。在何处停灵,还请姐姐安排。”

穆鸾歌摇头说:“无需停灵,他父母早亡,也没有兄弟叔伯,没有人来吊唁。墓穴已经挖好,这就下葬吧。”

“好。”秦栩回头看了一眼龙泉。

龙泉点了一下头回去吩咐人把拉着崔鹤明棺木的马车往山坡上走。

墓穴挖的不大,已经用青砖砌好。

健龙卫们把棺材安稳的放入墓穴后,嘉平捧起一把土撒在棺上,“哇”的一声哭起来。

众人都落泪,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孺们。

但大家都没闲着,每个人都一边哭一边撒土。大家合力把崔鹤明的坟堆起来。

这样的葬礼对于一个战功赫赫以身殉国的将军来说未免太寒酸。

但埋在这里的人,谁有像样的葬礼呢?

能埋在穆虎臣旁边,跟昔日同生共死的兄弟同在一片山坡,对崔鹤明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吧。

晚上,回到村子里。秦栩给穆鸾歌诊脉时,说起在绥宁城捉来的军匠刘明。如果他能把西洋器械做出来,语迟之毒或许可解。

穆鸾歌淡然笑道:“妹妹费心了。我会听妹妹的安排,配合解毒。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妹妹也别太执着。”

秦栩轻笑:“这道理我懂。其实解这毒也并非全为了姐姐。我这人没别的爱好,唯独喜欢钻研医术。这世上的毒,我都想解;那些疑难杂症,我都想治。”

“妹妹心中有苍生。”穆鸾歌微笑道。

“我看村里的老人多有伤病,回头我叫人安排郎中过来,天越来越冷了,医药都不能缺。”

“说起这事儿,我还欠你一句谢谢呢。早在阿朝回来之前,就有人给村里送常用的药材和粮食,我叫人查过,是一个叫宋窈窕的女子做的,再一查才知道她是你的人。”

秦栩不好意思的低头:“姐姐莫怪。当时在京中,听梁姐姐说起你的事情。同为女子,我心疼姐姐,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