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9章 又如何被一个方士炼制成丹炉?

Video Cover Image

第9章 又如何被一个方士炼制成丹炉? (第2/2页)

想想我扶苏素来以仁德闻名,对天下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始皇帝在咸阳周围大规模追捕术士,三日内杀死九千人。

而我受命离开咸阳进入南郡搜捕术士,历时一个月才抓到数百人,民间口碑载道赞我为贤良。

贤名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之夜,仔细分辨,多方查证。

明知始皇帝对此并不满意,却只为求得内心的安宁。

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江陵安然静坐,竟有一口来自云梦县的大锅从天而降!

眼看这口锅就要稳稳当当地扣在自己脑袋上!

他愤怒地盯着蒙恬,心中气血翻腾。

无端端地,你为何要在众人面前提出这个问题?

如果是真神仙,你以上将军的身份跪拜致敬...

你将始皇帝置于何地?

再者,如果是假神仙,你就要将云梦县上下两千多人全部屠杀...

你就不能亲自带兵去执行吗?

你身为上将军,杀区区两千人,岂不是易如反掌?

为何非要问我?

扶苏清楚,始皇帝疑心极重,即使在我这个亲儿子身边,也可能布满了始皇帝的眼线!

如果我真的对这件事毫不知情,那么无论蒙恬如何处理,都与我无关。

但现在蒙恬已当面向我说出此事,那么无论蒙恬选择放过还是杀戮...

始皇帝都会认为这是我的授意!

而且,我真的可以坐视蒙恬率军将云梦县两千多无辜乡民赶尽杀绝吗?

那可是两千多人的生命啊!

“上将军,”扶苏强压住心中的郁闷,诚挚地回应,“此事重大,我也无法擅自决定。或许你可以上书始皇帝,请始皇帝亲自裁决!”

你想找死,自己去好了,别拖累我!

“公子,我不过是始皇帝的走狗,犹如家中奴仆,怎敢上书玷污始皇帝的目光?一旦不慎惹怒始皇帝,我与楚人乃至三千大军都将不保!”

蒙恬满脸肃杀之气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农夫般的憨厚表情。

“若要上书,还请公子代劳,切莫推辞!”

扶苏再也忍不住,眼角不禁滑落下一颗泪珠。

原来这家伙也清楚始皇帝会发怒,会杀人,一旦发怒还喜欢将所有相关人士一同斩尽杀绝!

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做这样的事情呢?

而且,刚才还摆出一副大贵族的架子,满口自我尊称。

转瞬之间就变成了自称“我”的奴隶身份。

上将军,你真是变脸高手啊!

你这是,打算赖上我了啊!

......

尽管心有不甘,扶苏也明白自己已无法置身事外。

他轻轻抬起衣袖,优雅地抹去了眼角不小心滑落的泪水,同时将心中那些粗鄙的咒骂暂时收起,重新展现出公子应有的庄重。

他不得不承认,蒙恬的话确有道理。

直言不讳地说,始皇帝的确多疑,且喜怒无常,一旦遇到不合心意之事,往往轻易间便会下令将相关人员全部处决!

所以才会出现三日之内诛杀九千人的事情!

而作为始皇帝的长子,尽管平时始皇帝似乎对我并不亲近,但应该不至于直接杀了我吧?

应该...不至于吧?

“上将军,你为何断定此人并非术士,而是奇异之人?”他斟酌着问道。

蒙恬见自己的计划成功,脸上现出感激的神色。

他身为统兵大将,上将军,同时也是朝廷九卿之一!

身为秦朝九卿之一的公侯世家,怎么可能是个毫无头脑的人?

基本的政治敏锐度自然是有的!

他当然明白,以自己的身份贸然向始皇帝上书,必然会引起始皇帝的震怒!

始皇帝多疑世人皆知,痛恨他人忤逆,尤其在此刻刚刚被术士欺骗,满腹怒火之时!\

搞不好真会下令,将自己连同三千大军一并斩杀!

关于楚人是否死亡,这已然成为次要问题。

目前的关键在于,必须将公子扶苏牵扯其中。

尽管公子扶苏显然并未得到始皇的喜爱,不然也不会在其刚举行加冠礼后,就被派遣至漠南与蒙恬共度风沙岁月,多年未曾召回咸阳。

然而,无论如何不受宠,他始终是始皇的嫡长子,秦国的法定继承人。

蒙恬带着歉意瞥了扶苏一眼,郑重其事地阐述:“那个人能够驾驭众多飞禽走兽……”

“这是武安君往事罢了!”扶苏面无表情回应。

白起领兵征讨楚国时,遭遇楚地异人,通过操控山中猴群阻挡大军前进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

难道身为上将军,竟对此事一无所知?

“我自然知晓武安君处置楚地异人的事情。然而,那位楚地异人也只是驱使几百只猴子罢了。”

蒙恬注视着扶苏,面色严峻,继续解释道:“而我昨日遇见的那位异人,竟能指挥数万鸟类,以及不下十万的野兽!”

扶苏瞬间愕然。

能调度数万鸟类、十万以上的野兽?

云梦山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山?会有这么多动物栖息?

“我听说云梦山不过方圆几十里的小山,怎可能容纳如此众多的鸟兽?”他满腹狐疑地问道。

“我不清楚。”

蒙恬摇摇头:“但据我亲眼所见,其中甚至有二十多头吊睛白额猛虎,常言道百里才有一虎,由此推算,恐怕是千里之外的猛兽,都汇集于此!”

“还有别的奇异之处吗?”扶苏眉梢微蹙。

猛虎并非群居动物,二十多只老虎聚集一处实属罕见。

不过扶苏未亲睹此景,因此不予置评。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大的丹炉,其高度竟与咸阳的铜人相当!”蒙恬继续讲述。

扶苏的眉毛骤然一挑。

尽管通常所谓的“金”实为青铜,秦朝虽竭力推广铁器,但铁矿开采困难,冶炼更为不易,并且容易锈蚀,无法长期保存。

因此,秦军仍主要采用青铜制造武器,天下皆是如此。

铜人则是始皇在消灭六国后,收集各国兵器,铸成十二尊铜人,每尊高达三丈,约十米。

一座与铜人等高的巨鼎,若用来铸造兵器,岂不是相当于半个六国的兵器总和?

如此庞大的青铜用量,从何而来?

又如何被一个方士炼制成丹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