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 > 第120章 房谋杜断杜如晦

Video Cover Image

第120章 房谋杜断杜如晦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

文学贴经所涵盖的范围之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题目来源也是五花八门,不仅包括了许多着名的经学典籍。

比如《论语》《诗经》《尚书》等等,甚至还涉及到了先秦时期的道家经典作品,像是《老子》《庄子》之类;

此外,还有其他诸子百家的着作,例如《韩非子》《孙子兵法》等等。

对于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来说,他们家中的藏书十分丰富多样,面对这些题目虽然会面临一些挑战。

但也能够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回答出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可能在记忆力和理解力方面稍显欠缺,即使勉强回答上来,也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并且在对历史的解读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偏差。

而寒门子弟能够接触到的书籍极为有限,此次出题的黄绾以及荀攸、刘虞等人,家中藏书“汗牛充栋”。

所出的题目让许多人都觉得闻所未闻,致使众多寒门子弟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乱转,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才好。

像杜如晦、王绾、徐庶这三人都是出身寒门,当然了,前面两人是被系统召唤出来以后才被设定成寒门之子的身份。

不过他们的文学功底却是相当扎实,即便是面对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也依然能够依靠自身融会贯通的能力十分顺利地完成答题。

第一天的考试终于伴随着太阳西沉缓缓落下帷幕,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们交完试卷之后,便被统一安排住进了北平城的驿馆之中休息,等待第二天的考试。

而这些考卷则被全部收集起来并且遮住了上面的名字,以此供给朝廷里的一众文臣以及刘辩本人一起来进行批阅。

当天夜里,刘辩将黄琬、李善长、蔡邕、丁管、卢植、刘虞、荀攸、荀彧、郭嘉……等等众多大臣全部召集到一起,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阅卷工作。

显而易见,刘辩本身的学问有限,所以他只能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而审阅试卷这项艰巨的任务,则顺理成章地落到了诸位大臣的肩上。

在这群大臣之中,不乏一些名动天下的鸿儒大家,对于批改这些蕴含着精妙之意的试题,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刘辩站在一旁注视着众人阅卷的时候,也顺手拿起了第一份已经批改完成的试卷,只见卷面上方清晰地写着“1 号张译”这几个字。

刘辩先是扫了一眼姓名,紧接着又仔细查阅起这份考卷来,只见上面的字迹异常工整,而且试卷上的大多数题目都被打上了醒目的对勾。

至于这种用对勾来评判试卷的方式,其实是刘辩从后世借鉴过来的新颖创意。

这次考试总计包含了一百道题目,其中文学部分与后世的填空题比较相似,贴经部分则相当于是翻译题,而明算部分就如同算术题一般。

当看到八十几分这样一个优异的成绩之后,刘辩情不自禁地慨叹道:“很不错啊!”

至于这些试卷的内容,刘辩大多数都看不懂。

毕竟那些经学内容实在太过晦涩难懂,以他目前的知识储备来说确实难以理解。

不过对于明算部分,刘辩却又觉得在这个时代,大多数明算题目的难度都显得过低了些。

“哼!真是岂有此理,此人绝对未曾读过书,竟然也敢妄图蒙混过关?”

只听得一声怒喝传来,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名文臣正满脸怒气地将一份试卷递给了黄绾、荀攸和荀彧等人传阅。

待到这份试卷传到刘辩手中时,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如此答卷,实难服众啊!”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那试卷之上布满了各种杂乱无章的符号,根本与其所答之题毫无关联可言。

刘辩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他当即高声喊道:“传我旨意,将此人姓名遮住的那一栏抹去,记下他的名字。

从今往后,不许他再参加科举考试!”

话音未落,一旁的锦衣卫便已领命而去,迅速执行起刘辩的命令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悄然而逝,刘辩一直默默地凝视着眼前的场景。

众大臣们正逐一翻阅着那一沓沓试卷。

然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能达到九十分以上的寥寥无几,大多数试卷的成绩徘徊于七十几分至八十几分之间,而不合格者竟占到近八成之多!

刘辩不禁频频摇头,心中暗暗思忖道:“看来到处都是妄图滥竽充数之人啊!更有甚者,简直是异想天开,企图一步登天。

怀有这般心思的人,还真是不胜枚举啊!”

不过,在众多试卷之中,也有一部分答卷书写得异常工整,但大部分地方却都遗憾地空留一片苍白。

此情此景,显然出自那些出身贫寒的学子之手。

想必是因为他们家中书籍匮乏,才导致如此结果吧。

但即便如此,还有明日的策问以及策论,通过这些也能够检验出他们真正的才学与能力。

“陛下,您看看这份如何?”一旁的黄绾小心翼翼地再次将一份考卷递到了刘辩面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