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 > 第68章 雁门关

Video Cover Image

第68章 雁门关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

刘辩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类知识,每日坚持锻炼,其思维亦得到显着增长。

现在的刘辨四维提升巨大,四维如下:武力 81(68+13),统帅 84(78+6),智力 95,政治 87(83+4),君主魅力 87(79+8)。

大军前往雁门郡的途中,刘辩端坐于夜照玉狮子马背上,周边有薛仁贵、吕布等诸多猛将相随,刘备兄弟几人亦在军中。

未几,大军前行,历经几日,终踏入雁门郡之境。

然此地景象迥异,往昔繁华已不再,诸多村落残破狼藉,尽成残垣断壁,数里之间,罕见人烟,大片土地荒芜,一片萧瑟荒凉。

“雁门郡竟至如此荒凉。”刘辩坐于马上,凝视残垣,无奈叹息。

“陛下,灵帝之时,雁门人口尚有二十五万左右,然近年匈奴、鲜卑屡屡犯边,雁门北地土地沦陷,此地遂迁至阴馆,百姓大多迁徙离去,遗留者不过十余万,但多为忠国义士。”对雁门郡甚为了解的杨延昭言道。

“再往北行,当是雁门关吧?”刘辩目光冷冽,遥视北方大地,

杨延昭亦望向北方,眼中闪过一丝焦灼与怀恋: “确实,再行两日左右路程,便可抵至雁门关,关外再行半日,便是应馆。吾父亦在此驻兵,以御外寇。

并州最后防线,若雁门关有失,外族骑兵便可长驱直入,肆虐中原。”

“此役朕必于雁门关外歼敌,以雪高祖当年白登之耻。”刘辩紧握双手,高声对众人道。

“愿随陛下,诛灭胡虏!”刘辩身旁诸武将闻之,激情澎湃,吕布尤为激昂。

西汉初年,刘邦甫定天下,北方草原之上,匈奴因中原战乱,诸侯无暇顾及,故而迅速崛起。

匈奴冒顿雄才大略,一统草原诸胡,拥兵数十万。

匈奴常扰边地,侵掠并州雁门。

其后韩王信勾结匈奴,引其长驱直入,直入雁门关内。

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进兵。初时连战连捷,连连收复失地,然因轻敌,冒险追击至今日大同附近,于白登山遭匈奴四十余万大军围困。

汉军被围七日,酿成此祸,却不知自省,后陈平献计,向冒顿之妻行贿,刘邦才得以脱险。

然此段历史,刘辩自觉其真实性难以确定,难以断定其中真假,盖因史记乃司马迁所着,刘辩料想,以司马迁之性情,此段历史或许也未必像其记载的那样。

亦有人言,此实乃胜仗。

然在刘辩看来,此乃奇耻大辱。

经此战后,刘邦深知彻底剿灭匈奴无望,遂行汉之和亲之策,将汉室女子送与匈奴和亲,以求和平。

然匈奴仍旧屡屡扰边,百姓苦不堪言。

刘辩想到匈奴为种族延续而实行的政策,即父或子死后,对方会娶遗孀为妻,他顿感一阵恶心,甚至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将大汉的姑娘送去匈奴,这简直就是坑害女儿!刘辩对这种做法完全嗤之以鼻。

白登之战,在刘辩眼中,根本不是一个胜仗,唯有耻辱可言。

历经一段时间行军,大军终于抵达雁门关。

眼前雄关巍峨耸立,以险峻闻名,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美誉,被赞为天下第一关。

自古以来,雁门关就是抵御异族入侵的坚实屏障,而如今的雁门,更是抵挡匈奴、鲜卑的最后防线。

若雁门失守,北方胡人便可长驱直入。匈奴骑兵机动性极强,若无足够军力,任何人面对异族都只能无可奈何。

刘辩登上城关,抚摸着墙上的剑痕,内心愈发沉重。

两千年左右后的二十一世纪,他曾从未来到过雁门关,那时的他还是生长于国家之下的大学生,若见到此关,必会惊叹其雄伟。

可此刻的刘辩,内心却无比压抑,看着城关上那一道道刀剑划过的痕迹,以及暗红色凝固的血液,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稍有不慎,五胡乱华的惨状恐将重现,而他将成为千古罪人。

遥望北方大地,刘辩仿佛看到无数异族骑兵狂奔而来,他们狂啸不止,妄图斩杀汉人。

因关形势危急,众多义士拼死抵抗,急需支援,刘辩身先士卒,策马直向北方疾驰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