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 > 第74章 隆武政权成立

Video Cover Image

第74章 隆武政权成立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

刚刚从京城狼狈撤退至潼关没多久的李自成,满清把投降的明军编入汉八旗军,紧追其后,受到潼关的守兵阻击,伤亡惨重,只能撤退关外驻守。于是李自成当机立断,决定化被动为主动,命令大将刘宗敏率领军队向东出击,通过金陡关杀向满清的降军,想一鼓作气把追兵击溃。

然而,在李自成部队和满清的降军打得火热时,满清铁骑突然从后方杀出,强大的冲击力和战斗力,瞬间把李自成的部队又一次击垮,李自成的部队只能选择投降,而投降后的部队都被迫剃头扎辫子变成满清的降军,这些降军必须要有投名状才能活命,什么是投名状呢?就是你必须把屠刀对准自己昔日的战友,把对方杀死,讲句好听的话就是战功,使得你无法有回头路走。

正当潼关城摇摇欲坠,即将破溃之际,一份紧急军情从南方传来——阿济格率军南下攻打榆林!李自成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西安的重要性,不能有丝毫闪失。于是,他当机立断,觉得有潼关的天险没必要留这么兵在这里,就率领主力迅速回援西安,只留下马世耀及其麾下七千将士继续坚守潼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自成刚刚离开潼关,马世耀竟然选择了投降,原来马世耀的旧部投降了满清后,马世耀看见对方吃香喝辣,过得非常好,还拿吴三桂降清举例子,最终说动了他。谁知道,他投降后却被自己亲信伪造的一封信出卖了,说他是假投降,结果投降没捞到好处,反而送了性命!

潼关的失陷,使得西安的东线防御变得脆弱不堪。尽管李过所率领的部队在延安地区奋勇抵抗着阿济格的进攻,李自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已经没有信心守住三边地区,他昔日的旧将张献忠在四川成都称帝了,多次向他请求援兵,可是张献忠却无动于衷。于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孤立无援的李自成带领着二十多名亲信部下,从西安城东门而出,踏上了武关道这条逃亡之路。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希望能够尽快逃离敌人的追击。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当他们途经湖北境内时,不幸遭遇了当地的地主士绅们的武装势力。因为这些人都曾被迫为李自成进贡过财物,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将李自成等人残忍地将其杀害!

就这样,这位曾经威震天下、名噪一时的闯王李自成,最终命丧黄泉。他的离去不仅令人惋惜,更让无数人为之痛心疾首。他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句号,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感慨。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永远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弘光元年正月,薛克仁的商船犹如一叶扁舟,从广州府城向着杭州悠然驶去。途中,在东海的茫茫海面上,他远远地瞥见两艘东洋朱印船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交战。其中一艘船上的船员几乎已被对方全数歼灭,仅剩下两名勇士在做最后的顽强抵抗,但他们的体力也在逐渐透支,情势已然危如累卵。薛克仁目光如炬,他突然发觉即将被灭的一方中,有一个少年身上穿着的盔甲甚是眼熟,那独特的样式,仿佛是新安县城的特产。见此情景,他心中的侠义之情被点燃,决定不再坐视不管。于是,他当机立断,指挥着船员们驾船驶近战场,如同一支救援的箭,直直地向那处于生死边缘的一方伸出了援手。

薛克仁和他的船员们浴血奋战,如钢铁战士般顽强地阻止了对方如潮水般的攻势,成功地从死神手中救下了即将覆灭的船员。在这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面中,薛克仁宛如战神附体,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仁义之心,赢得了众人的敬仰与感恩。经过一番沟通,薛克仁惊讶地发现,自己所救之人,竟然是郑芝龙的小儿子田川七左门卫,而另一个人则是他的堂舅舅田川魂丹。

郑芝龙的船队日益强大,他便收购了大量货物,如景德镇瓷器、丝绸、茶叶等,让船队运往东洋贩卖。同时,在东洋收购当地的特产,如清酒和山形樱桃,带回大明出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在东洋遭遇了敌对势力的偷袭,险些命丧大海。幸亏薛克仁恰巧经过此地,如天降神兵,才使他们化险为夷。

薛克仁心中充满好奇,实在想不通郑芝龙的儿子为什么会取一个东洋人的名字。于是开口问道:“这位小兄弟,令尊大人姓郑,可你却跟着母亲姓田川,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田川七左门卫微微一笑,解释道:“恩公有所不知,只因家母娘家并无男丁传宗接代,所以晚辈便随了母姓,以延续外公家的香火,如此一来,外公在东洋的产业也能后继有人啦。”薛克仁听后这才明白过来,点头称是。

接着,薛克仁又想起之前的疑问,继续追问:“我见你们这里购置了大批盔甲,理应人人配备才是,但眼下似乎只有你与你的堂舅穿着,其他人均未着装,这又是为何呢?”田川七左门卫连忙回答:“恩公慧眼如炬!事情是这样的,起初我们得到这些盔甲的时候,曾与东洋的敌对势力交战数场。一开始,凭借着盔甲的优势,我们将敌人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某次出海时遭遇了强烈的台风,船只倾覆,许多人因身着沉重的盔甲而无法浮出水面,最终不幸溺亡。经此一劫,我们损失惨重啊!自此之后,大部分船员都不愿再穿戴盔甲出海了。”

在一旁的田川魂丹就插了一句说:“薛恩公,我那堂侄女田川樱子已经很多天没和家里联系了,她信誓旦旦说要去新安县城活捉县令薛克俊给她堂叔田川鬼丹报仇,这么久没有消息,估计凶多吉少了。”

薛克仁听到田川魂丹的话后眉头一皱,说:“这位兄弟,田川樱子姑娘没死,她已经投靠县令薛克俊了,因为县令薛克俊把田川鬼丹多年来在我大明沿海作恶多端,烧杀抢掠的罪证给她看了,她自己也觉得田川鬼丹死有余辜,之前的一筐热血化为乌有,因为在广州府城感受到男女平等,如果回去东洋,女人地位低人一等,所以自愿留下来了!就算没有县令薛克俊也有别的县令抓田川鬼丹,所以你们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去报仇雪恨!值得吗?你们无非就是在东洋被别人排挤,没有了立足之地,从而选择冒险运输大明的货物回东洋,从而赚取高额利润。”

田川魂丹听了薛克仁的话后很认同,就说:“薛君,你说的都对,以后我们就一起合作赚钱,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自此后薛克仁就瞒着县令薛克俊和倭人做买卖。

郑芝龙自与多尔衮完成那笔交易之后,其势力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原本便已规模庞大的船队,如今更是数量倍增;财富亦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志得意满之际,他在家乡斥巨资兴建起一座宏伟壮观的庄园,以彰显自己的地位与成就。

然而,正是在这次善行——向灾民施舍米粥之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这个声音对他来说似曾相识,仿佛是从久远的过去传来,但却又如此真实清晰。刹那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他回想起那个曾经令他困惑不已的时刻:同样的声音,曾在他自己的腹中响起过!正是这声音,让自己认为自己真的中毒了!

惊愕之余,郑芝龙连忙向旁人打听这其中缘由。经过一番周折,真相终于大白——原来,一切都是县令薛克俊设下的骗局!自己压根儿就未曾中三尸脑神蛊毒,之前所发出的奇怪声响,不过是长时间饥饿后进食稀粥的正常反应罢了。

得知实情后的郑芝龙气得浑身发抖,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头,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点燃一般!他瞪大双眼,紧咬嘴唇,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心中充满了被欺骗后的愤恨与屈辱。

真是可笑至极啊!自己竟然如此愚蠢,县令薛克俊明明已经把真相告诉了自己——他根本没有下毒!可自己呢?却偏偏小心眼地认为对方绝不可能如此好心肠,会给自己解除王爷朱聿鐭所中的七虫七花毒的解药。毕竟,薛克俊让他自己去猜测其中缘由,而人往往都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所以自然而然地便觉得这其中必定有鬼!

然而,仔细回想一番,自己此前虽然看似受到他人操纵,但实际上并未遭受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反倒借助这些机缘巧合使得自身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由于自己平日里听从县令薛克俊说的鬼话,多做善事,广积善德就能抑制三尸脑神蛊的毒性,家族因此也愈发繁荣昌盛起来!

如此一想,郑芝龙心中的怒气似乎稍稍平息了一些。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位县令薛克俊实在太过狡黠聪慧。他巧妙地设局,让自己误以为有毒,然后顺理成章地想要利用自己去解救出朱聿键,并将其扶持为傀儡唐王,以达到制衡现任唐王朱聿鐭的目的。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绝妙的主意!

思绪如电转般闪过脑海后,郑芝龙迅速做出决定。他开始不惜重金四处寻找能人志士,着手策划起一场惊天动地的行动……

在巍峨庄严、金碧辉煌的南京朝堂之上,大臣们正议论纷纷。原来,王爷朱聿鐭竟然征召了五千名老弱病残之兵前来支援南京!这一举动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和质疑。

此时,有人向弘光皇帝朱由崧进言:“陛下啊,代唐王朱聿鐭实在太过不知好歹,竟敢用这样一批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士兵来敷衍了事。依臣所见,倒不如将朱聿键从监牢中放出,也好让代唐王尝尝被人打脸的滋味。”

朱由崧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其实,朱聿键本就无罪可究。如今这年头,各路王爷皆有权招募兵马,而当年判定朱聿键有罪的理由正是他违背了封地诸王不得拥兵自重的规矩。想当年,京城告急之时,唐王朱聿键义无反顾地前来勤王,但崇祯皇帝却没有给予任何赏赐,反倒将其打入大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