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自强与坚守 > 第114章 贵人相助

Video Cover Image

第114章 贵人相助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自强与坚守!

解决了鲜蛋供应问题,如意食品厂的麻酱蛋生产销售步入了正轨,操作工三班生产,两条生产线日产麻酱蛋130斤,超过1万只麻酱蛋,产销两旺。

姬羽否定了岳母等人继续扩产的建议,目前麻酱蛋车间再没有多余的地方安置第三条生产线,如果扩产,要么将车间继续向南延伸,要么占用北面的平房。

食品厂南北两侧的土地,姬羽有更重要的用途,不打算用于生产麻酱蛋这种低附加值高密度用工的产品,通过这段时间的生产,他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生产麻酱蛋产生的大量废水很难处理,为了处理产生的废水,姬羽将北侧曾经淹死过小孩的大水洼,修成了四个串联沉降池,经过沉淀过滤后的废水可以重复利用,目前的产量,沉降池已经达到最大容量,如果再扩产,处理不掉的废水,就只能排入公路边的雨水排水沟,进入夏季,含有大量油渣成分的废水就会发酵发臭,环保局早晚会找到源头,这个险他不能冒。

因为废水的问题,姬羽甚至打算,等华龙和燕州的食品厂步入正轨后,逐步扩产,向京城如意厂供货,如意厂停止麻酱蛋的生产,只做麻酱蛋的最后包装工序。因为燕州和华龙的食品厂都不存在污水排放问题,不是这两个厂不产生污水,而是两个食品厂都在农村,食品厂的污水里有大量活性有机质,能够很好的改善土质,增加肥力,不论是灌溉庄稼、蔬菜还是果园都是上好水源。

既然麻酱蛋产销稳定,姬羽就让杨紫贤夫妇,全力将驴打滚和油茶两个产品做成规模,车间就用食品厂北侧的平房,总体面积不太够,姬羽决定将北侧平房原地加高,改成两层楼车间,一层基础和墙体不做任何改变。

因为姬羽在南侧平房改造时,发现苏联人的房屋设计非常保守,基础做的保险系数即使盖三层楼都绰绰有余,再起一层没有负荷的房屋绝无问题。当然,这要是在15年后,肯定是不允许的,属于违法建筑,不但要强行拆除,还会予以重罚,80年代,只要没人告状,在自己的宅院里,几乎可以随意改造。

驴打滚的配方做法,姬羽拿不出太多自己的意见,只是让沈劲松在选择安装设备时尽可能多的使用现代化设备,尽可能减少劳动力,尽可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能用机器操作,那就不用人。

而油茶的制作工艺,姬羽决定用前嫂子孙秀英的制作工艺和配方,开始沈劲松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姬羽用手工做了五斤孙氏油茶,让大家品尝后,杨紫贤、沈劲松和左玉洁都立刻同意姬羽的工艺配方了。

姬羽也没有照搬孙秀英的操作工艺,家里做个三五斤油茶,一口锅一把铲子翻炒两三个小时,还能行,可工厂生产,一天生产上千斤油茶,得多少大锅,多少人拿个大铁锹挥汗如雨的在锅灶前翻炒,那个景象让姬羽想想都心悸,姬羽根据爆包米花的转炉原理,设计了一个用电加热的旋转式不锈钢炒锅,当然不是全封闭的高压锅,那玩意儿实在太危险,而是常压炒锅,有小型电机带动炒锅旋转,有温度传感器对设置温度进行自动加热和断电,一个人就能控制五六个旋转炒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因为翻炒不匀造成炒料有的不熟有的黑煳现象。

磨粉设备,姬羽听从了沈劲松的建议,还是用石磨磨粉,但变驴拉磨为电机拉磨,加装自动喂料料斗,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卫生。

姬羽将图纸绘出后,交给了生产麻酱蛋设备的那家工厂,厂家答应半个月交货,姬羽交了预付款,又了却了一桩大事。

给燕州和华龙食品厂制作的麻酱蛋生产设备已经加工完成,秋生表哥带着三个工人在如意食品厂考察学习了两天,找货车将燕州的设备拉走了。

华龙的设备只有姬羽亲自出马,他让设备加工厂找了三台平板大货车,亲自押车,跑了一整天,把华龙的设备拉到了陆源的新家院子,带领新招聘的工人,卸下设备,用了一周时间,在简易厂房里,把生产线安装完毕,他对新工人做了培训,然后单机试运行,让操作工人不但能自主操作机器设备,还能排除普通故障,当每个工人都熟悉了要掌握的设备后,姬羽开始生产线联动,又辅导了一周,生产线开始正常运行。

因为鲜蛋供应限制,姬羽只安装了一条生产线,一天工作8小时,能加工400斤麻酱蛋,当然这只是产能。

实际上陆源他们安排了10个人到附近乡村收鸡蛋,最多一天也只能收300多斤,见姬羽带来的设备只用12个人,一天就能轻松生产300斤麻酱蛋,陆源、许琳和一众亲戚都非常高兴。

他们从乡民那里收购的鸡蛋比较便宜,一只鸡蛋合5分钱,每个工人一个月只开15块钱的工资,按每只鸡蛋1毛7分钱的售价,一个月扣去所有的成本,能有7000元的纯利润。

这还是仅仅一条生产线在鲜蛋不足的情况,按姬羽的设想,等蛋鸡场开始大规模产蛋,食品厂至少要上四条生产线,三班满负荷生产,每天产3千斤麻酱蛋,一个月就能有7万元纯利,一年纯利过80万元,想想就让人血脉喷张。

这还不算完,他们还有蛋鸡养殖场,如果要满足一天3千斤鲜蛋的产量,他们就要饲养至少4万只蛋鸡,一只蛋鸡从鸡苗养到两年淘汰,平均能下蛋400只左右,产生的利润扣去鸡苗、饲料、防疫、治病、人工成本和损耗,一只鸡平均一年产蛋纯利在10块钱左右,一只母鸡宰杀后还能卖两块钱,蛋鸡场一年的利润能有25万元,这还不算鸡粪的收入,菜农和养鱼场给鸡粪的价格也相当不错,陆源和他兄弟、妹妹三家,即便是分五成利润给姬羽,平均一家一年的收入也超过10万元,这还不含他们每月的工资。

10万元啊,陆源在战场丢了一条胳膊,补助金也不过几千元,县委书记,一年工资也才1000元,2000元盖一栋足五间红砖青瓦大房院,一年10万元,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也有灵透的村民撇嘴,四万只产蛋鸡,可不是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能养出来的,那得是白花花金灿灿的玉米喂出来的,一只下蛋的母鸡一天哪怕只吃3两玉米,四万只蛋鸡一天就要消耗6吨玉米,一年就是两千吨玉米,整个村的土地都种玉米也不够鸡吃的,粮食可是统购统销物资,从黑市倒卖,就等着吃牢饭吧。

陆源、许琳听了这些风凉话,可半点也没气馁,士气绝对爆满,姬羽给他们运来的满满一火车皮玉米、一火车皮麦麸和豆粕,已经把新房装满,即便没那么多粮食,养不了那么多蛋鸡,就是缩减10倍,一年一家收入1万块钱,也比以前好到天上,这蛋鸡场、这食品厂干定了!

许琳姐妹三个,在京城参加完姬羽的婚礼后,就从家禽研究所的鸡苗培育基地,接了3千只鸡苗回到家练手,三姐妹通过理论学习和到鸡场实习观摩,对饲养蛋鸡已经有了一定把握,还是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一家先养1千只鸡苗,半年后只要鸡苗存活率超过8成,产蛋率超过9成,她们就有信心明年接一万只鸡苗,三年内蛋鸡养殖过5万。

姬羽原本就是想给许琳表姐找个来活钱的营生,让表姐一家的日子宽裕些,现在见表姐、表姐夫心气高涨,也非常开心,到三家鸡棚看了看,觉得陆小溪和石英两家的鸡棚不错,是在坡里各自的自留地里盖得,离村庄公路都比较远,许琳家的鸡棚在自家新房院里,就不太妥当。

家禽研究所陈主任曾经送给他两本有关家禽养殖方面的书籍,里面重点提过家禽应激方面的事项,指出安静稳定的环境对家禽的安全健康非常重要,突然的剧烈声响、陌生动物的袭扰,都会致使家禽惊慌失措甚至炸窝,造成家禽患病、产蛋下降甚至大批死亡。

将鸡棚盖在村子里,夜里突然狗吠,尤其是春节或村里有喜事燃放鞭炮,对蛋鸡的危害会非常大。再有,大规模养鸡,天气暖和后,院子里的强烈气味会造成附近邻居的厌恶感,影响邻里的关系。

姬羽建议,将表姐家的两个新房院全部改成麻酱蛋加工作坊,至于院子里的鸡棚也不用拆,当腌制水缸的大库房就挺好,等以后挣钱了,再考虑在村外靠公路附近申请地皮,建独立食品厂。表姐家就不养鸡了,专门做麻酱蛋生产销售,养鸡场交给陆小溪和石英两家,让她们扩大鸡棚,做蛋鸡养殖专业户。

姬羽的建议,三位女士非常赞同,因为培训老师也说过蛋鸡怕惊扰的事情,三位女士的丈夫没什么发言权,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华龙的事情基本落实,姬羽就准备返京,临走时,仍然以出厂价带走了30斤麻酱蛋,许琳骑三轮车将姬羽送到县火车站。

姬羽待要去售票处买票,只见一辆吉普车开到近前,他忙把三轮车挪到一边,吉普车司机先下了车,跑步绕到副驾驶开车门,并伸出手当着门框上方,防止下车的人碰头,司机弯腰谦卑的笑着提醒:“首长,小心!”

副驾驶下来的是一个身穿黑色皮夹克的国字脸中年男子,司机忙又打开后车门,同样伸手挡在门框上方,同样微笑喊首长,下来的是一身高级服饰的女子,气质优雅端庄,一眼很难判断对方的岁数,随后,从车上下来的是两个孩子,大点儿的是个男孩儿五六岁的样子,另一个是个小女孩,活泼可爱。这显然是一家人,可以判断出女士的年龄应该在30岁左右,但看相貌不超过25岁。

司机帮着把车上的几件行李拿下来,送这一家人去了候车室。

许琳跟姬羽轻声嘀咕:“用不到10年,你也会有小汽车和司机。”

姬羽飒然一笑:“人家可是大首长,生意人甭管多有钱,也装不来那种气势。姐,你在这里看着东西,我去买票。”

等他买票回来,那辆吉普车已经开走了,见火车还得半个多小时到,两人将三轮车推到车站角落,俩人依偎在一起。

“姐,我特别喜欢你身上这种香味,从小时候到现在,这种香气一直没变过,应该不是雪花膏的味道,你是不是洗头洗澡用泡花的水了。”

“乡下姑娘哪有那么讲究,我洗头洗澡只用香皂,小时候生活难,连香皂也没有,有肥皂就不错了,我身上的香味跟出汗有关,不出汗气味不明显,出汗越多味道越大,也不知是不是一种毛病,其实,小羽,我也很喜欢你身上的汗味,闻着让人安心、舒服,陆源身上就没这种味道,他出汗是酸馊味,熏鼻子,对了,小羽,前几天我回娘家呆了两天,给他们送了二十只蛋鸡雏,想让我爸妈哥嫂在家养鸡,积累些经验以后也放大规模,让他们也有个收入来源,我去学校看秀英姐,她和县城的那个老师离婚了,秀英姐现在情况不大好,主要是家里人不理解,一些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背后议论,让她思想压力很大,人瘦了很多。我也没啥好办法,只好安慰安慰她,你要是有机会回家也去看看她吧,她跟我说了你的很多好,把你当亲弟弟了,我寻思你劝劝她兴许能管用。”

姬羽点头:“我前些日子回家结婚见过她,那时她已经打谱离婚了,早些离了也好,她那个丈夫是个妈宝,处处听他妈的,不为媳妇考虑,他妈又是个邪茬,恶得很,秀英姐离开那一家是好事,她在咱们学校当老师,熟人太多,都知道她先跟了我哥没成,这又离了婚,难免遭人议论,我临走时,给她留了点钱,让她疏通一下教育局领导关系,往县城跟前的学校挪挪,换个环境,重新生活,对她的感情创伤能有好处。”

“哦,原来你已经帮她提前做了准备,还是你细心,换个新环境确实是个好办法,这下我就放心了,小羽,你心真好。”

“心再好,也留不住表姐的人,算了,不说这些糟心的事了,姐,说起让你娘家养蛋鸡,我想起了一件事,你能不能跟你爸妈哥嫂说一下,不要饲养蛋鸡,只饲养老家的土鸡,也不要用配置的饲料喂养,建议他们包下一块山坡地,散养土鸡,因为你们用从各村收来的鸡蛋,做的麻酱蛋,比我们从蛋鸡饲养场买来的鸡蛋做的麻酱蛋,味道醇香了很多,蛋黄红出油多,以后,可以做成特制高档麻酱蛋,外面用精美包装制成华丽礼盒,京城富贵人多,生活讲排场爱面子,出手阔绰,尤其是单位走访送礼,更成风气,咱们投其所好,将麻酱蛋做成高档礼品,不但看着上档次,吃起来也比普通麻酱蛋味道好,肯定能卖大钱。”

许琳越听眼睛越亮,听完后:“吧唧!”给了表弟一个响啵:“好主意,在山坡养土鸡,不但鸡蛋营养价值高、味道好,土鸡做菜也比蛋鸡有营养好吃,那就这样定了,明天我就再回老家一趟,让我哥去办。”

姬羽道:“让大表哥放心大胆去办,下次我来,先给他五万块钱,承包山坡、买鸡雏、买饲料,需要多少钱我出,亏了算我的,赚了钱分我三分之一。”

许琳满心幸福喜悦,只能加大拥抱力度,加快打啵频率来表达。

相聚欢愉,时间就快,广播提醒旅客检票,姬羽只得拎起纸箱,跟表姐吻别。

他提着麻酱蛋纸箱上了火车,在车厢头排一个空座位上放下纸箱,把纸箱里的袋装麻酱蛋拿出十包,把挎包装满,准备沿各车厢叫卖。

自从京城、燕州、华龙三地的食品厂出产了麻酱蛋后,姬羽坐火车或去或回都会带一些麻酱蛋,沿车厢叫卖,赚个车票钱还到其次,也想对自家食品厂做个宣传,火车上的旅客山南海北来自各方,就是不买,他一路吆喝,也会给旅客的耳朵里,强行灌注京东名吃羽洁牌麻酱蛋的信息,想不听都不行。

正当他要往车厢里面走时,抬头看到前方不远处,在车站外从吉普车上下来的那一家人,他们已经在座位上坐好,那个皮夹克中年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包,姬羽不由眼睛一下睁大:那个皮包,竟然是一把枪!

而更让他惊诧的是,中年人的对面,他的妻子,也递给丈夫一个皮包,那也是一把枪!中年人将两支手枪用两张报纸裹了裹,放在了靠窗座位里面的大腿边,他们的一双儿女在一旁,跟母亲有说有笑,很是活泼。

姬羽心里了然,这对中年夫妇估计不是军中首长,就是公检法干部,能穿便衣持枪估计多半是后者,大概是他们的配枪戴在腰带上坐火车硌得慌,就解下来由丈夫保管放在里面,避免丢失或孩子们触摸。

来到这一家近前,姬羽和蔼低声问:“请问需要麻酱蛋吗?京东名吃羽洁牌五香麻酱蛋,绝对是地方特产,物美价廉,吃了还想吃。”

小姑娘拽着爸爸的胳膊袖子:“爸爸,我要吃五香麻酱蛋。”

男孩靠在妈妈大腿边也说:“妈,我也要吃麻酱蛋。”

中年干部待要问价拿钱,女干部温声阻止:“霜儿、冬冬,不可以,妈妈不是跟你和哥哥说过,外面小贩卖的东西不卫生,吃了会肚子疼。”

姬羽很是尴尬,有心跟人家解释几句,又觉着没所谓,也就点了点头走了过去,他卖茶叶蛋卖了近四个月,还从没人吃他的茶叶蛋闹过肚子呢,一来是所有的麻酱蛋不但洗净腌制,食盐白酒原本就是很好的杀菌剂,鸡蛋腌制后还经过高温煮熟,即使处暑夏日,放个三五天也不会变质,更何况他卖的麻酱蛋出锅还不到24小时,还用塑料膜进行了真空包装,常温下一个月味道不变,三个月不会霉变,京城如意厂的麻酱蛋是经过市卫生防疫站抽检合格的,三地的食品厂都有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即便是华龙食品厂也把麻酱蛋的质量和卫生当第一要务来抓,家里做的饭都没茶叶蛋更安全更卫生,这城里的达官贵人硬是用有色眼镜看民间事务,那也没办法,活该他们没那个口福。

现在的麻酱蛋,经过塑膜真空包装,干净卫生,很容易携带,一个包装袋10只麻酱蛋,每只麻酱蛋都用塑膜粘合在一起,之间都有间隔,有针孔线分离,可以撕下来单个卖,很是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