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 第145章 谋取两广

第145章 谋取两广 (第2/2页)

这一次北京的权贵们倒没有太过慌乱,习惯了。

卢伟骑兵奔袭到北京城,已经人困马乏,他拉着上百门步兵炮,看到北京城的高墙,他都傻了。这玩意靠小炮轰,跟拿锤子敲有什么区别。

他没想到,随便轰了几炮守军就溃逃了。守北京的依然是一群八旗子弟,李鸿章稍微能打的淮军在周边,但清廷不放心让淮军守北京。那一万从库伦来的气势颇壮的八旗新军还被调走了,慈禧下的第二道懿旨就是调这支军队去伴驾,他需要人保护。身边没有八旗,她也不放心。

至于北京?又不是没丢过!

卢伟轻取北京城,缴获大量克虏伯大炮,全是新的,都没打过几发,弹药成吨摆放,倒是颇为齐整。

奕?再次留守北京,能打的部队都撤了,这个能打指的是真能打的楚军。慈禧给左宗棠下了旨意,以她和皇帝的名义,让左宗棠将山海关外的大军撤走,不要伤了和气。往陕西撤,因为左宗棠是陕甘总督吗。留李鸿章跟奕?一起办理和局。

这个和局咋办?李中堂和恭亲王一合计,两广肯定是保不住了。

此时慈禧坐在火车上,已经跑到河南,饥民颇多,赤地千里。很多饥民聚集在火车站旁边,旱灾已经结束,但社会秩序还没恢复。失地的农民不被束缚在土地上,有时候更不幸。

看到河南的情况,慈禧心里害怕,幸好把左宗棠的部队调去陕西,直接去西安看看,那里更安全。慈禧上了火车后,才决定要去西安,此前甚至都没想好。

几天后到达西安,以巡幸之名入住陕甘总督府。此时有洋人登门求见,说是什么特使,名叫戈登,以前在李鸿章手下当过差,是洋枪队管带。

戈登去年就来了中国,一直游说左宗棠收复伊犁。

见了戈登之后,慈禧跟戈登一番交流,发现这个洋人颇为直爽。

给慈禧提了几条建议,其中有劝说大清不要与俄国人合作的,俄国人狡诈,无信,切莫相信俄国人诚心归还伊犁,必须让俄国人将铁路沿线驻军撤走才能放心。如果不撤军,俄国人肯定对伊犁还有野心,一旦恢复元气,势必生事云云。要做好防备俄国的准备,做好长期跟俄国战斗的准备,并以奥斯曼帝国为例。唯有与大英帝国结盟,才能保证大清之独立。

这些国事,慈禧根本不上心,但有一条她听进去了,也听懂了:“大清一日以北京为建都之地,则一日不可与外国开衅,因都城距海口太近,洋兵易于长驱直入,无能阻挡,此为孤注险着。”

何止是洋兵啊,那闽贼的兵也是说来就来,闹的人心慌。

左宗棠比慈禧返回西安稍晚几天,他要组织部队撤离,还跟要去伴驾的权贵们险些起了冲突。

左宗棠越发看不懂这个国家了,这个国家的民心士气丧的有些无法理解。粤匪之乱后,好像连反贼都没了士气。这么一场大灾荒,上亿人受灾,放在哪朝哪代,不出几个李自成?可这次哪怕是那些抢粮的匪帮,也要竖起一杆大旗‘王法难犯,饥饿难当’,表示不是为造反,只是为吃饭。连乱匪都没有造反的心气,这世道是什么世道?

一路想了很久,到底想不明白。

李鸿章那边的和局还是谈成了,封刘勇强为两广总督,除此,还能有什么办法。

左宗棠不由冒出,或许让闽贼兼任了全天下所有的督抚,然后改朝换代也不错。

只是对方是洋化派,这点让他难以接受,他搞洋务是为了保国,是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不是要以夷变夏。

带着烦躁回到西安,慈禧紧急召见,进了行在,看到光绪爷正在吃肉夹馍,满嘴流油。慈禧火急火燎,不知所措。

原来是俄国人威胁要攻打大清,理由是大清背盟,擅自与敌人议和。双方有约,任何一方不得单独与地方媾和,听着似乎真是大清违约。

左宗棠好好安抚了一下慈禧,告诉她,自己在伊犁有部署。在伊犁和乌鲁木齐留下了两万劲卒,俄国正在跟英国开战,绝无实力此时犯境。

慈禧这才稍安。

左宗棠不由感叹,国家交在这种人手里,真的好吗。

曾国藩那次进京见过慈禧后评价“才地平常,无一要语”,在左宗棠看来,慈禧何止是才学平常,简直就是中下。这是一个学识浅薄,只有一些妇人算计的女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坐上那个位置,撒泼打滚都能让一杆能臣毫无作为。

李鸿章那边办完和局后,慈禧竟然还不返回北京,反而招李鸿章、奕?等来西安商议。

左宗棠隐隐猜出,这是要迁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