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亲缘时光:母亲与姨舅的岁月之歌 > 第35章 母亲的石油情缘:岁月流金记(六)

第35章 母亲的石油情缘:岁月流金记(六) (第2/2页)

孟萍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姥姥我想你了,这里很冷,花生很好吃,妈妈把它吊在房上。不会的字她用拼音代替。

她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好多字都不会写,这可咋办呢,于是拿起笔又画了两个小孩望着房梁上的小包裹。

三姨也没多琢磨,就把孟萍的信一块儿寄走了。

没过几天,老家来信让三姨把孩子送回去。母亲在信里说:姥姥看完信,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你把孩子送回来,家里的条件起码比大庆好些,可不能委屈了孩子!

三姨的眉毛紧紧地皱在了一起,心里满是愧疚,觉得自己让妈妈担心操心了。晚上,三姨在饭桌上和三姨夫商量。

她夹了一块土豆放到孟华的碗里,说:“老孟,大哥来电话了,过两天有同事出差,能顺路把孩子接走。妈妈说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有个好环境,你觉得咋样?”那语气里带着一丝犹豫。

三姨夫放下筷子,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说:“这是好事呀,不过,你舍得孩子离开你吗?我工作太忙了,实在是没工夫照顾你们!”那表情充满了无奈。

三姨看着孟团长那张被晒得黑黑的脸,心疼地说:“你呀,也要多注意身体,一周能有两天在家,我就心满意足啦!我会把家里照顾好的。”那眼神里满是关怀。

“我觉得现在天气太冷,先把孩子送回去,等天气暖和些了再接回来。你现在有这个临时的保管员工作,也走不开。你好好干,以后说不定能转正呢,国家建设以后需要好多人出力呢!”

两个孩子在一旁听到能回老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孟华拿着勺子“叮叮当当”地敲着碗边,三姨伸手拍了他一下:“别敲啦,这样没规矩。”那表情略带严肃。

孟萍跑过去,一把抱住三姨夫的胳膊,撒娇说:“爸爸,我好想老家呀,想那里的苹果、血肠。”那小模样娇憨可爱。

三姨夫摸了摸孩子的头,心里满是愧疚,觉得让孩子跟着吃苦,也让老人跟着受累了,说:“你回去要好好照顾弟弟,姥姥年纪大了,你要懂事!”那语气里满是叮嘱。

三姨夫站起来,走到三姨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说:“我妹妹刚寄来的钱,给孩子们改善改善生活。现在物资紧缺,好多东西都得凭票供应。

让姥姥给自己和孩子们买些鸡蛋补补身子,可别把鸡蛋攒着换钱啦!”那脸上满是关怀。

三姨接过钱,靠在三姨夫身上,心里头暖乎乎的,有父母兄弟姐妹的关心支持,真好!

时间如白驹过隙,“呼啦啦”地飞逝而过。和煦的春风欢欢喜喜地吹回了大地,把大地吹得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

一个周六,三姨夫迈进家门,脱下一身沾满油污的工作服,三姨立刻热情地招呼他赶紧过来吃饭。三姨夫走近一瞧,哟,居然有香菜,“哟,这是王管理员帮着你搭了小棚子,这试着种点菜,没想到还真成功啦。”那脸上满是惊喜与意外。

三姨夫拿起筷子夹了一些尝尝,赞不绝口:“这香菜炒肉丝味道真绝,老婆大人,你的厨艺是越来越精湛啦!”“那是,没有我夏喜荣办不成的事儿!”“哟哟,夸你两句,你还上天啦!”

“只要我用心,就没有办不好的事儿!”夫妻俩你来我往的拌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三姨夫竖起大拇指:“还是我带的兵点子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

三姨走到三姨夫身边,小鸟依人般靠在他身上,说:“你说我把四妹介绍给小王,咋样?”那表情带着几分期待。

三姨夫一听,先是一愣,随后一拍大腿:“哎呀,我咋没想到呢,这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主意!”“那我先让大哥把孩子送回来,过段时间让四妹来。”

三姨夫听了,摇了摇头:“是不是先和小王打个招呼呀,这么突然,怕是不太好。”三姨白了他一眼:“说啥呢,我妹妹一到,他看一眼肯定喜欢。

再说了,咱女方可不能主动,得让他主动追求!”那表情带着几分俏皮。

三姨夫听了,笑着摇头:“老婆大人,都会用三十六计啦!”“哼,还不是跟你学的!”那笑声在屋子里回荡。

不久,由于人口越来越多,生活设施也开始有所投入。商店、幼儿园、学校陆续建设并投入使用。

晚上,月亮宛如一个大大的银盘,高高地挂在天上,洒下清冷的光辉。三姨夫靠在床头,三姨洗完脸,一边走一边往脸上轻轻拍着雪花膏,掀开被子,坐到三姨夫身边,轻声问:“你在想啥呢?”那声音轻柔得像一缕微风。

“现在原油产量如火箭般呼呼地往上涨,储存量也大。往外输送吧,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安全问题不少。国家决定在大庆建炼油厂,我又得忙得像个不停转的陀螺啦。

家里的事儿就得靠你多费心啦,我答应过让你过上好日子,现在看来要食言了,”三姨夫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和无奈,那眉头皱得紧紧的。

三姨把头靠在三姨夫肩膀上,闭上眼睛,温柔地说:“只要有你在,有孩子在身边,我就心满意足啦。”那表情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最近,大庆像个超级大磁石,把全国各地的人都吸引过来了。人员不断增加,从各地招来的技术工种,还有培训的退伍军人,都汇聚到了这里。

其他人员也像潮水一样涌来, 随后,把家属迁到大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父亲,作为职工生活的顶梁柱,深知责任重大。这么多人加入,家属也来了,孩子的入托、入学问题,还有蔬菜、粮食的供应,都像一座座险峻的高山,横亘在面前亟待攻克。

前期那些艰难的生活和工作任务才刚刚解决,新的人口增加问题又气势汹汹地来了,父亲再次陷入了忙碌的旋涡。

人员越来越多,对父亲来说,职工生活是重中之重,那么多人加入,家属的到来,孩子的入托入学问题,蔬菜、粮食的供应,都像是亟待攻克的堡垒。

光靠购买,那是远远满足不了职工的需求。父亲一直在考虑始终没有想出好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