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秦相国夫人 > 第151章 幕后03

Video Cover Image

第151章 幕后03 (第1/1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大秦相国夫人!

幕后03然而赵维桢和吕不韦的出游计划, 南下到一半就遇到了困难。楚地项燕联合公子启起兵反了。前脚始皇帝称帝不过半年,后脚你旧楚势力造反,基本约等于抻起脖子往刀口上撞——秦国就等一个现成造反的杀鸡儆猴呢。于是始皇帝立刻派兵南下平叛。走到半路的吕不韦和赵维桢合计了一下, 统一了意见:打道折返往魏国走。反正人都退休了, 打就打,和他俩也没关系!然而二人刚刚做出决定, 还没来得及动身, 南下路过的秦军原地驻扎,率军的秦将亲自入城拜访。人都到脸前了,总不能拒绝见面吧。今次负责平叛的将军乃大将李信。历史上, 就是他伐楚伐到一半, 为昌平君公子启突然叛变,腹背受敌,给楚将项燕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在当下,由他叛变,兜兜转转, 也算是在这个世界中给了李信一次讨场子的机会,只是……“平叛之策?”赵维桢讶然地瞥了吕不韦一眼:“将军何故如此谦虚, 连文臣的意见都要听上一听?”别的不说, 她和吕不韦这是真的专业不对口啊!他们两个政棍,能有什么平叛之策!好歹吕不韦当年为了刷政绩, 还觍着脸跟蒙骜老将军混过几次战役的胜利,赵维桢可是连战场都没上过的。听到这话, 李信将军只是笑了笑。“并非求二位指点治军之法与征战谋略,”李信说, “只是不韦先生与孟隗夫人与楚人斡旋多年, 对叛军头领应该有些了解。末将想着, 许是商量一下,能有以绝后患的策略。”这倒还真是找对人了。公子启是赵维桢亲手送回国的,吕不韦更是亲赴楚地,确实有几分了解。尤其是叛乱头领是项燕。赵维桢侧头想了想:“将军说‘以绝后患’,是对击败楚军有底气的。”李信也不客气,直接点头:“秦军勇猛,非叛军能及也。”历史上,要是没有昌平君在背后叛变,李信还真能拿二十万人灭了楚国。眼下理论上是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了。既是如此……“项燕儿子多大了?”赵维桢突然问。“可上战场,”李信回答,“据说也在叛军之中。”“那他的孙子呢?”“这……与平叛有关么?”李信有些摸不到头脑。他不明白,吕不韦却懂了。“前些年公子启来信时,还说过项燕之子刚刚成婚。”吕不韦说:“一算时间,也是该有孙辈了。”听到这话,李信带来的副将胆子大了一些:“禀将军,项燕有一孙,取名为羽,年前刚出生。”所以说,项羽现在已经出生了!这会赵维桢放下心来。她算了算,总觉得眼下还没到历史中项羽出生的年份。但扶苏也比历史记载赖得晚了一些,公子启回楚后,楚地的势力有多变动,一系列蝴蝶下来,项羽早出生几年也不意外。甚至他是不是真的项羽,赵维桢也不在

乎。“平叛之后,可把叛军之后带回咸阳。”赵维桢说:“项燕之后,公子启之后,尤其是不足十岁的孩童。”李信立刻跟上思路:“为质?”赵维桢点头:“也是为了提防后患。楚地……太麻烦了,所以从娃娃抓起比较好。”秦、楚文化均与中原文化不同,受周王朝的影响很少。这也导致了秦国尊天子、始皇帝称帝号称自己为正统,中原不敢不从,前楚遗老却不在乎。楚蛮夷也,管你正统不正统?要想彻底摆平叛乱因素,就得从年轻一代开始影响。尤其是项燕之后,带走带走。赵维桢就不信,要是项羽从小在咸阳长大,还能造的起反来。这么一员猛将,日后为秦效力不是更好么?李信却仍然有犹豫:“刚出生就为质,是否太苛责了些?”吕不韦侧了侧头:“我皇两岁时,亦在邯郸为质呢。”李信:“……”这还不是你的锅!当然,腹诽归腹诽,李信可不敢出言得罪吕不韦。“这倒是个办法。”思来想去,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法子。李信只好应下:“谢二位提点。”而后出于客套,李信又问:“先生与夫人要往何处去?若不介意,末将可派些兵马护送。”“毋须将军挂怀。”吕不韦客气推脱道:“平叛重要。既是楚地乱了,我与夫人折返回去就是。”赵维桢:“等等。”项燕和公子启在鄢郢起兵,这就是在湖北。曾经的楚地可是横跨湖北到江苏来着。“还是劳烦将军分几个兵,”赵维桢说,“我想去一趟泗水郡。”吕不韦:?李信:?在场两位男性面面相觑。“夫人……去泗水郡做什么?”不止是李信,连吕不韦都不明白。赵维桢莞尔一笑:“齐楚相邻的地界,总觉得会有才人辈出。”项羽都安排好去处了,其他人咱也不能放过对吧!………………一路往东,有了兵马护送,旅途更是顺畅不少。在路上,赵维桢也没闲着,一边继续教导德音,一边和吕不韦着手《吕氏春秋》相关的工作。等到了泗水郡,二人已定下初步的总体框架。而且,这一路也不是白走的。历史上到了秦朝末年,灾害频发。苛政外加自然灾害导致民不聊生,才有了各地歧义的情况。也不知是秦统一早了,还不到时候,还是基础生产力提高了,情况要好一些。总之赵维桢一路往东走,尤其是到了安徽江苏一带,觉得各地比历史记载要好不少。文信侯与夏阳君周游到沛县,还有兵马护送,就算是想低调也低调不成。一家三口的马车刚进县城,沛县的县令就带着人亲自出迎。当地的县令还挺年轻,看面相算作青年才俊,见吕不韦先行下车,一个健步冲上去要搀扶:“先生您可小心些!”吕不韦:“……”赵维桢在身后凉凉补刀:“你不就是想要这待遇么?”吕不韦:“…………”这是干什么,他离老到走不动路

还差了几十年呢!他挂着假笑躲开县令的手:“不韦自己行走就是。”大人物到访,设宴迎接无法避免。饶是赵维桢三令五申,县令还是厚着脸皮搞了一出,只是一切从简,不算铺张浪费。席上不止是县令,当地官员、有权有钱的人一应到场。吕不韦向来长袖善舞,他擅长这个,旁人来套近乎也能应酬得很好。因而赵维桢只负责挂着笑容应和就好。几轮下来,赵维桢就没记住几个人。她耐着性子等到县令带着属下过来。“此乃我沛县主吏掾,萧何。”县令介绍道:“若不韦先生与孟隗夫人这些时期有所需要,随时向萧何提及就是。”谁,萧何?听到熟悉的名字,烦不胜烦的赵维桢这才抬眼。原来这个时候,萧何就在沛县为官了么?她循声看过去,只见县令身后跟着一名容貌随和的青年男性,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相萧何啊。不过要说他……赵维桢想了想,视线又转回县令,笑吟吟道:“今日在场,哪位是吕公?”“吕公?”没想到县令一愣:“夫人,在场的无人姓吕。”嗯???这不对吧!赵维桢有些惊讶:“县令不是与吕公交好,是多年好友么?”听到赵维桢这么说,县令恍然大悟:“原来夫人说的是吾友!可……可他现在人不在沛县。”说完,县令顿觉不好。“孟隗夫人认识吕公,”他顿时紧张起来,“可是我那友人,犯、犯下了什么过错?”赵维桢:坏了!不怪县令一副遭殃的模样,这四舍五入就是基层官员接见中()央领导的时候,中()央领导突然问你一起长大的发小在哪儿。横竖听起来都是要坏事。赵维桢也觉得坏事——她这才想起来,历史记载里的吕雉,是从别的地方随父亲搬到沛县来的。也就是说,这会儿她人还不在当地呢!亏赵维桢心心念念想把吕雉带走。一路上赵维桢盘算的特别好:历史上的吕后是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称一句女性政治家绝对没差。而赵维桢刚好需要一名姑娘来继承论议夫人的位置。如今的吕雉满打满算也就是个小萝莉,她若是愿意,赵维桢不介意留下培养。不说别的,就当下人看来,跟夏阳君混,总比未来嫁给一个街溜子要好吧!“没什么过错。”好在赵维桢脸皮厚,借口随意就来:“只是来时听闻县令与友人交好,孟隗羡慕能有如此友谊长存,想见识见识罢了。”县令这才稍稍放下心。“若是夫人有意,我可请吕公到沛县来。”他谨慎提议道。“好啊。”赵维桢笑吟吟应下:“可请其一家来做客,我好送家中女眷一些礼物,当做叨扰赔礼。”来都来了,不见一见吕雉,赵维桢决计不走。都说要送礼了,便是没什么大事。不管她怎么知道吕公这号,面前的可是夏阳君!夏阳君要送人女眷礼物,那是祖上

都连带着有光。“好说,好说。”县令连忙应下:“我这就——”他话没说完,就听到大厅门前一阵喧嚣。县令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众人纷纷扭头,只见宴厅前一名身着朴素的少年郎君,大大咧咧跨过门槛,不顾旁人惊讶阻拦,径自坐了下来。反应最快的竟然是萧何。年轻的大秦基层公务员脸色一变:“刘邦,你来这儿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