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身如琉璃心似雪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包装艺术

第一百一十三章 包装艺术 (第2/2页)

张总听了,也不和她理论,他是最识实务的人,只要有故事就行,至于怎么写,他才不在乎,只是笑着不住地点头,“行,行,有故事就行。”

在琉璃制品最繁荣的年代,陆续出现了许多琉璃作坊,但也大大刺激了市场。琉璃的价格也不在那么昂贵,甚至对于大众小件产品,有点回落的趋势。许多商业区、景点,纷纷出现了各种各样工艺简单的琉璃制品,颇受人们喜爱。这些作品的制作工艺也进入可批量生产的阶段,这类的琉璃制品的价值不高,谁都能买得起,琉璃的神秘感也被人们略带玩味地说成彩色玻璃。尽管这是真正的琉璃师傅们最不愿意接受的,但市场经济之下,许多精神上的坚守不复存在,那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而艺术成了消费品的时代,令人喜忧参半。

而与此同时,限量生产的概念出现了。

限量生产,顾名思义限止每年作品的上市数量,甚至在生产上市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生产数量,到达数量之后就会销毁铸模,不再生产,并且在每件作品底部刻上总数量及该件作品的序号及作者,限量生产对于产品的价值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时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设计师显得格外重要,很多传统工匠师傅都不敢尝试,仅有几家有影响力的公司敢愿意尝试,这其中包括范澄喻和奚凝霜所在的瑰丽。

关于限量生产,奚凝霜是真没想到张总会有这样的决定,在她看来,张总绝对不可能放弃现有的舒适圈,而去搞什么限量作品,那简直就是给自己套上一道枷锁,哪怕某一件作品热销了,都不可能有后续的销售,放弃利润还是他张总吗?奚凝霜不可思议地看着张总,眼底尽是疑惑。

那时像范澄喻和奚凝霜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艺术家,多数人称他们为匠人,而每一个匠人的内心一定都藏了一个艺术家,艺术家会将自己的签名当作一个标志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匠人的签名都放在不为人知的位置,大多是靠口口相传而具有一定的名气。匠人们的这种隐藏就像是在和时间捉迷藏,和世人躲猫猫,等待有一天被有心人发现。

但在一段时期,人们开始神化匠人,将他们诗意化成艺术家。这让许多事情就变了味道,奚凝霜和范澄喻都不喜欢这样的方式,范澄喻的师傅也不在此类,但有些人已经走上神台,就不乏跟风模仿者。张总这个提议,首先就让奚凝霜想到这一点,所以,她并不认同。但是张总是她的伯乐,她也不想他为难。

张总有他自己的心思,以他对市场的观察,如果现在不搞限量版,早晚这块蛋糕,他能分得越来越小。他的产品大多数是委托加工,他自己仅仅有一个工作室,加工效率有限,只适合打样。他也不能总在范澄喻那里生产。他要有自己的绝对客户和渠道,他怕哪一天,范澄喻从他这里嗅到什么,抢走他的资源,说到底还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觉得这样才能体现瑰丽的价值,体现奚凝霜的价值。在文艺圈待久了,他也摸到一些门道,作品仅仅是作品,作品背后的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他想好好经营奚凝霜这块招牌。何况,限量存在着较大的增值潜力,他开始有炒作古玩字画的乐趣了。

张总看到琉璃界最著名的品牌‘琉璃工房’也在做限量版,他找来各种资料研究了很久,他要紧跟着先锋龙头品牌,他觉得这样准没错。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限量版的诸多好处之前,捷足先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