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八十年代东北边境风云往事 > 第29章 连长指导员针尖对麦芒 翟老三顺利签下用地合同

Video Cover Image

第29章 连长指导员针尖对麦芒 翟老三顺利签下用地合同 (第1/2页)

微看书 vks.cc,最快更新八十年代东北边境风云往事!

万龙心里知道,老郑这人很正直,为全连一千多人操碎了心。他点上一支烟对老郑说:“老郑,说心里话,咱这鹿场生意这么好,你这个合伙创始人也该得点钱,我心里过意不去。”老郑笑到:“我也得了,我算了,连队这些钱,等过年大伙儿分钱,我家也能分上一千多,这不挺好吗?过个肥年!”万龙苦笑道:“我挣好几十万,你挣一千,这咋算也不对劲儿啊!这样,我聘你当鹿场的场长,负责联系种鹿和饲料,一个月给你开两千块钱工资,年底有一万的年终奖。钱我个人出,就这么定了!”老郑瞪着大眼睛看着万龙:“你这是要拉拢腐蚀干部吗?糖衣炮弹?”万龙笑着说:“你快别死脑筋了,都啥年代了,这钱你该挣,你为全连老百姓干了多少事儿,大伙儿心里都有数。”老郑也笑着说:“哎呦我操!你还能整两句,这夸的我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就算我当这个场长,两千工资太多了,我现在的工资才一百多块钱,你一下给我两千,你不是……我操!”万龙端着茶水说:“别磨叽!就这么定了,明天开始,我跟所有人宣布,你就是郑连长加郑场长,工资待遇不外传,咱自己知道就行。”

老郑知道,这是万龙感谢他的一种方式。不能送礼,不能贪污腐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他。老郑拍着万龙的肩膀说:“那好吧,说好了,工资不能出去说,要犯错误的!”万龙笑道:“能说,就说一个月二百,能说得过去!”老郑呲着牙笑道:“你小子,咋变的这么多花花肠子?当了老板,脑瓜子变灵活了!”

那个年代的干部,基本上都是两袖清风,最多也就是吃吃喝喝。但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对于物质的需求,也自然而然的随着市场经济发生着变化!

转天下午,四辆斯堪尼亚卡车,拉着四台铁牛到了农机场,老姚派人卸了车,黄会计给人家结了运费。小吴提出来让他们四个人住一晚,吃顿饭,感谢一路照顾。晚上,小吴、万龙、老姚,陪着四位司机师傅,在太和饭店吃了顿饭。然后,住在了太和饭店的客房。转天一早,便快马加鞭回了天津。

回头再说翟老三,他正在四处找合适地点,做为车队的基地。这段时间,他跑这些事情,金矿便让小东去坐阵,免得又出纰漏。他则带着两个县城里调过来的弟兄,鞍前马后跟着跑。这两人一个叫董平,一个叫曹刚,都是他的金牌打手。老三在县城有个开了好多年的浴馆,一直是这哥俩给管着。其实浴馆那点钱,老三已经不在乎了,只是这帮兄弟当个营生,有个收入。

金凤见他想不出好地点,便给他提示道:“你看太和村西边儿,铁路旁边那块大空地行不?离咱矿上也近,离太和村也不远,让万龙找连长一说准行。”老三想想果然是块好地方,他瞅着金凤笑呵呵的说:“我这娘们儿真是脑子灵活,我这就给万龙打电话。”说完,老三便给万龙打了电话,跟他说了这块场地的事,万龙一口答应去找郑连长。

下午在连部看到老郑,万龙便直接问他:“郑连长,老三跟我说,他想用西面铁道边儿上那块空地,当车队基地。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他弄煤炭那事儿。”老郑一听是翟老三要用这块地,大嘴一咧笑道:“那不用商量,他用,让他随时过来。签个合同就行,钱都不用给,白用。”万龙忙道:“这也算大事,不用跟新来的王书记商量一下?”老郑一听,歪着脑袋说:“这有啥商量的?一块破荒滩地,多少年了给谁谁不要,还商量啥?老百姓也肯定没意见,咱这路都是翟老三出钱修的,谁会有意见?”万龙见他如此说,也就没再多问。

这个王亮王书记,也叫王指导员,刚调来八连没多久。此人之前是团部里的一个文职,因为想争滨江造纸厂的厂长,没能得逞。最后被人家挤到这里来,当了个连队指导员。郑连长本来就是个火爆脾气,又落户在这里多少年了。所以,他的群众根基牢固,俩人虽然平级,但这老王也就是个摆设。

万龙直接用连部的电话给老三打过去:“三哥,我在连部呢,郑连长说了,你随时过来签个合同就行,钱也不用给,地给你白用。”老三道:“那你替我谢谢郑连长,我明天就过去签合同。钱要给的,别让他到时候坐蜡,老百姓嘴杂。”电话的声音大,老郑听到了,忙接过电话说:“老三,你不用管别的,过来签合同就行。”

撂了电话,老郑点支烟笑着说:“这翟老三就是个讲究人,咱也不能小气了,以后兴许还是合作关系呢!”万龙想想问道:“啥合作关系?”老郑笑着说:“你想啊!他要是在咱这弄个车队,需要一大批司机对吧?咱连的老百姓,考个驾照,给他开车挣点钱不好吗?”万龙一听豁然开朗,笑道:“对呀!我咋没想到呢!老郑我这还得跟你学习啊!脑子差远了!”老郑看着手里的茶杯,若有所思的说:“咱太和村三百多户,现在家里能买上摩托车、电视机的,也就几十户,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呀!我就想怎么让大伙儿都能过的好一点儿!”说完,他喝了一口茶水。

回来的路上,万龙心里一直在想老郑这段话。他第一次意识到作为一个连队领导,所要担负的责任之重。郑连长的责任心大小,关系到家家户户的生活。他为太和村能有这样一个好干部,感觉欣慰!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做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也同样要有一份责任和担当,要为自己所热爱的家乡做点什么!

翟老三转天上午,带着曹刚和董平两个小兄弟,来到了郑连长的办公室。老郑拿出一份合同对老三说:“老弟,这合同总归要有一个,你看看。”老三一看,上面写的完全就是白送。一百五十亩的土地面积,给他无偿使用三十年,还给接上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